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万隆2017:既是“突破”也是“必然”
作者:高  路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919  更新时间:2017-9-28 15:23:55  文章录入:林辉  责任编辑:林辉

 

万隆2617世界邮展于83日至87在印度尼西亚万隆的Trans Studio会议中心展览厅举办,本次邮展是国际,集邮联合会赞助的世界专项邮展,在竞赛类展品中共有传统、邮政历史、邮政用品、航空、专题、青少年、现代、一框和文献9个类别共2200余框(部)的展品参展。笔者参观了此次邮展,并在展览的5天时间里,重点参观学习了专题类的邮集展品。本次邮展专题类别共有来自19个国家(地区)的37部专题邮集参展,其中自然类展品9部、文化类展品16部(其中一部转到现代类进行评审)、科技类展品12部。与近年来历次世界邮展相比,本次万隆世界邮展专题类展品的数量明显偏少。从展品规模上来看,邮展中共有118框专题展品,占专题展品总数的近四成,可见展品整体水平还是比较高的。这也体现在最终展品的获奖成绩方面,本次邮展专题类共评出l部大金奖,9部金奖和5部大镀金奖展品。

2017万隆世界邮展大镀金奖以上(含)专题类展品名单

邮集名称

国家(地区)

框数

分数

获奖情况

液体面包——啤酒

中国

8

95

大金奖

良药苦口

挪威

8

93

金奖+特别奖

葡萄与葡萄酒——上帝、阳光与土壤的馈赠

波兰

8

92

金奖+特别奖

关于电的精彩说明——电的探索、生产与应用

中国

8

91

金奖+特别奖

口腔更健康,生活更美好——牙医学

中国台北

8

91

金奖+特别奖

花卉的魔力

澳大利亚

8

90

金奖

石油——黑色的金子

巴西

8

90

金奖

马——从驯化到野化

中国

8

90

金奖

香港的历史

日本

8

90

金奖

有轨电车——公共交通的起源

日本

8

90

金奖

干杯!——关于酒精饮料

中国

8

87

大镀金奖

从出生到幼儿园

中国

5

86

大镀金奖

甘地——为人道服务的一生

印度

5

85

大镀金奖

大象,生活在地球的巨人

印尼

5

85

大镀金奖

电力工业的历史

韩国

5

85

大镀金奖

从参展邮集的地域分布来讲,本次邮展中欧洲的高水平专题邮集参展并不多,特别是德国、比利时、法国、奥地利、瑞士、英国等欧洲专题集邮强国全体缺席,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这可能与2017年上半年欧洲刚刚举办过2年一度的欧洲专题邮集冠军赛以及芬兰欧洲国际邮展有关。不过本次展览中还是出现了挪威、波兰、白俄罗斯和荷兰等欧洲国家专题邮集的“身影”,除了挪威的“良药苦口”和波兰的“葡萄与葡萄酒——上帝、阳光与土壤的馈赠”两部邮集具备较高水平(这两部邮集是在本年度欧洲邮展排名前十位的邮集)外,其他邮集则整体水平一般。在亚洲展品中,中国展品可谓是一枝独秀,不仅来自福建的罗道光先生的展品“液体面包——啤酒”收获了专题类展品中唯一的大金奖(这也是中国邮集首次在世界邮展专题类别中获得大金奖),还获得了2个金奖和2个大镀金奖的好成绩。在其他亚洲、大洋洲国家中,因2016台北世界邮展和2016南宁亚洲国际邮展都刚刚过去半年多的时间,中国台北、韩国的专题邮集参展动力不强,分别仅选派了一部邮集参展,获得了金奖和大镀金奖的成绩;澳大利亚和日本参展的邮集也都是近两年多次参加过亚洲邮展和世界邮展的老面孔,奖级和成绩都没有大的变化;另一方面,亚洲专题集邮的新兴势力——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的专题展品崛起较快,这不仅体现在参展邮集获奖奖级的提高,更体现在新展品的陆续涌现,从这些邮集可以看出,邮集中邮品使用的规范性、编组的细节处理相比过去都有着实实在在的提高,未来实力不容小视。相比印度和印尼的专题邮集,蒙古、巴林等国家专题邮集仍然在原地踏步,变化很小。在美洲国家中,加拿大、巴西、阿根廷和秘鲁都选派了邮集参展,除了巴西的“石油——黑色的金子”再次参加世展仍获金奖外,其他邮集大都乏善可陈。美洲国家高水平专题展品并不少,此次参展邮集较少的原因可能是在为在今年10月举办的2017巴西世界邮展积蓄力量。

参观此次邮展专题展品过程中,给笔者留下最为深刻的一个印象是亚洲,特别是中国高水平专题邮集中素材的使用迅速向欧美高水平邮集靠拢,甚至有赶超之势——素材使用时间、空间及种类范围不断扩大,邮品珍罕程度逐渐提高,使用方式也更加巧妙和灵活。获得大镀金奖奖级以上的邮集普遍都有着较为丰富的素材种类,越来越多邮集也更加重视早期邮票、早期邮政用品、反映特殊邮政历史的实寄封等看似“常规”的素材在专题邮集中的使用。很多过去只能在传统类、邮政用品类高奖邮集中才能得以一见的世界级珍罕素材在本次邮展专题类展品中多次出现,比如外国邮票收藏者耳熟能详的美国1901年发行的“汽车倒”邮票无加盖票、美国1979年发行的著名的“烛台倒(CIA)”邮票、世界最早的邮政用品——马尔雷迪邮简的各类样简、早期使用实寄品等。此外,马尔雷迪广告邮简、维多利亚广告邮资封及小册等素材也在多部高奖邮集中出现。很多价格并不是特别高但收集难度很大的专题素材,如特殊品种的l9世纪80年代比利时广告邮资封、20世纪初的法国广告邮资封、19世纪末英国广告邮资邮简等也可以在多部邮集中找到。虽然不少邮集中都能见到质量较高的专题素材,但是有些邮集对专题素材的集邮知识挖掘并不够深,甚至出现说明错误的情况。比如很多专题集邮都钟爱的20世纪50年代葡萄牙彩色广告邮资邮筒,实际售价是高于邮资的,但有的邮集作者误认为广告邮政用品的售价都应该低于邮资,写了错误的集邮说明。

在邮集的知识和处理方面,专题说明与素材的联系与结合更加受到邮集作者的重视,巧用邮品素材来说明专题知识的例子多次出现。比如,在“葡萄与葡萄酒——上帝、阳光与土壤的馈赠”邮集中,作者利用邮资机档案卡上粘贴的广告图案的变化来说明葡萄成长的过程;在“石油——黑色的金子”邮集中,作者使用了不同国家带有同样凿孔图案的邮票来说明跨国石油公司在海外的业务拓展,都是将集邮素材与专题知识的衔接做到了极致。与之相反,有些邮集中使用的素材很难看出与专题文字之间的关系,甚至同一贴片内,在文字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随意交换邮品的位置,这种“素材与专题脱节”的邮集就很难得到参观者和评审们的青睐。此外,有些邮集不同框之间的编组风格、素材整体水平差异过大,容易给人留下“虎头蛇尾”、“头重脚轻”,甚至不是同一部邮集的感觉,这也是邮集作者未来需要逐步完善的。有些使用大贴片的邮集整体上缺少足够的尺寸较大的邮品素材,在编组时又没有注意做到邮品的合理布局,整个贴片较为明显被空白割裂成两部分,这对于外观方面的评价也是有影响的。部分邮集的翻译质量仍然不过关,有的邮集可以十分明显地看出翻译软件的翻译痕迹,错得较为离谱,比如将“实寄”翻译成“real send”,将“齿孔移位”翻译成“tooth hole big shift”,给观展者一种完全不知所云的印象,客观上也会影响展品成绩。

在最后一天的邮集讲评环节,评审员们也对多部邮集中非邮政电报纸的使用、邮政用品使用原大复印件、邮品之间相互的叠压、邮政用品的“开天窗”展示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不止一位外国评审员认为中国多部邮集素材方面的整体水平已经超越了亚洲,甚至欧美国家的同等奖级专题邮集的水平,但在邮品布局、编排处理、集邮知识展示方面还要再下功夫。比如“关于电的精彩说明——电的探索、生产与应用”这部邮集在半年前的2016南宁亚洲国际邮展上的成绩是86分。时隔不久,邮集作者对邮集布局进行了调整,重点邮品采用红框进行突出展示,再加上珍罕素材的补充,本次邮展取得了91分的成绩,同时获得了特别奖。同样的,另外几部中国专题邮集仍然具有继续进步的潜力,这不仅仅需要素材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在编排和处理方面的进一步发力更为重要。

随着中国专题集邮整体水平的不断提升,中国集邮者期盼的“从专题集邮大国迈向专题集邮强国”的愿景也正逐步实现。万隆2017世界邮展所取得的良好成绩既是中国专题集邮的“突破”,也是中国专题集邮的“必然”;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突破”和“必然”能够不断延续,推动中国专题集邮不断向前发展。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