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专题邮集选题初探
作者:一凡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5533  更新时间:2017-11-28 16:33:22  文章录入:林辉  责任编辑:林辉

 

编组一部专题邮集,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如何选题,这是一个比较困难但又十分重要的问题,必须解决好。选题不当将会给邮集编组和今后发展造成难以扭转的困难,它会阻碍邮集水平的提高,导致作品成绩不理想,以致失去参展信心。由此可见选题对专题邮集之重要性,不可轻视。如果说,题目、纲要、素材和创意是专题邮集的四大要素,那么题目就是基础,基础好坏显然是成功与否的关键。以下从四个方面就专题邮集的选题作一初探,仅供参考。

1.选题的新颖性

创新是近年来反复强调的,选题当然也不例外。当然,还包括编排、素材、制作的创新。新颖的选题是创新的重要体现,因为在任何级别的邮展上,一部全新选题的展品容易受到评审员的关注,毕竟他们是裁判员,成败的关键要他们说了算,这在全国邮展和国际、世界邮展上均得以验证。当然,要选一个新颖的、有前途的选题的确不容易,但正因为如此,才需要深思熟虑,需要深究细研,努力挖掘一个既切合实际,又能发挥自己专长,并且有前途、有魅力的好选题。

不少作者对原有的传统选题,如《奥运会》《水》《足球》《桥》《鸟》《烟草》《石油》等进行进一步演绎,或换一个角度或进一步细化,开辟蹊径,使其新生,也让讦审员耳目一新,引起关注。当然这个创新也有一定风险,但无限风光在险峰,这是需要,这是趋势。虽然可能会出现撞车现象,但也属正常,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虽然说的是同一个事物,但其创意、编排、素材和叙事方法各有千秋,只要有新意,只要精彩,就能赢得评审员赞许。当然,“故事”可以讲,但并非为讲而讲,要客观,要科学,要合乎逻辑,太随意、太夸张或牵强附会都应避免,一定要处处为主题服务。

2.选题的广泛性

众所周知,集邮是一项国际性的业余嗜好,全球有两亿左右的集邮爱好者,为收藏界之最。每年有近三百个国家、地区发行两万种左右邮票品,可见今天全球的邮票品已浩如海洋,数不胜数。可以说,邮票涉及的内容几乎无所不包。那么,你所编组的专题邮集要成为专题展品,不仅要参加国内各级别的邮展,同时不少作者还期望参加更高级别的国际、洲际,甚至世界级邮展,因此,你的专题邮集选题如果仅限于一国事物,就难免有局限陡,如《中国×××》,或《长城》《长江》《黄河》等,选题本身不错,但由于素材的局限,就很难达到国际水平或国内最高水平,属于心有余而力不足。一般说来,一部专题邮集对素材的要求是,横向(空间)素材来源超过一百个国家地区,纵向(时间)素材年限超过一百年,这个“双过百”已是基本标准,而上述选题显然很难达到,尽管花了不少力气,但效果可想而知。所以,选题的广泛性十分重要,首先要考虑能否找到广泛而有代表性、重要性和珍罕性的素材作依托,如此才能体现出是具有国际性、广泛性和有发展前途的选题。

3.选题的局限性

一般说来,专题邮集的选题可分为具象和抽象两大类,如大家熟悉的《大象》《鹰》《昆虫》《大洋洲鸟类》《马》等,属于具象范畴,而《风》《声音》《疼痛》《对称》《平衡》等,属于抽象范畴。具象和抽象也有相对性,它们各有主张,各有特点,也各有道理,只要选得好,编排巧妙,素材事满,同样会成绩斐然。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具象选题要考虑其历史深度,同样是素材来源问题。如果是新生事物,其素材必定受到限制,虽能成集,但效果欠佳,如《激光》《网络》《艾滋病》《非典》等。同时,还有些很不错的选题,但因其较生僻、冷门,亦同样为素材所困,难以成功,如《桥牌》《保龄球》《考拉》等。因此,权衡利弊,事前的调查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4.选题的操作性

从理论上讲,任何选题似乎都可以编组成邮集,不过难易有别,耗时不一,且成效各异。如国外有《瓢虫》《巧克力》《企鹅》,国内有《蛇杖》《蜜蜂》,香港有《稻米》,台湾有《牙医学》等,这些被看做小选题、较生僻的选题,素材收集有难度,但通过作者的不懈努力,以上邮集都成功组集,并获得不俗成绩。因此,对一般组集者,尤其工薪族组集者来说,初始阶段应避难就易,选择素材相对较容易收集的选题,但这并非绝对。一旦确定了选题,素材收集和研究就成为持之以恒之事。邮集编排也同写文章一样,需不断修改,不断充实,以求不断进步。初出茅庐不宜时间过长,多历练,多检验,多参展,以求改进。经济投入亦如此,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不论采用“看菜吃饭”还是“点菜吃饭”的方法,都要因地制宜,尽力而为,而不应在乎一时一事的得失。

以上仅为个人见解,谨供组集参展者参考。集邮并无定式,玩得随意、玩得高兴、玩得健康才是。当然,若参加竞赛,则必须按规则来。到什么地方说什么话,有规矩才能成方圆,有竞争才能有发展。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