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从新加坡亚洲国际邮展看我国专题展品的得与失
作者:杨桂松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4498  更新时间:2019-12-19 16:24:24  文章录入:林辉  责任编辑:林辉

 

201973184,新加坡201936届亚洲国际集邮展览在新加坡新达城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我和国内另外两位FIP国际邮展评审员李汇祥、王志刚及实习评审员黄育敏参加了邮展的评审工作。我参加的是专题类和一框专题展品的评审。专题类评审组一共5人,组长是新加坡的陈为乐( Chan Huei Lock),同组还有日本的沢祐一(YuichiEnosawa)、中国香港的司徒福添( Daniel Szeto)和韩国的申命淳( shin Myung Soon)。通过评审并与各国(地区)评审员交流,能够了解到我国专题类展品在本届邮展中的水平和得失。

在本届邮展上,专题类展品共有33171框,其中自然类1158框、文化类1578框、科技类735框。共评出大金奖1部、大镀金奖6部、镀金奖6部、大银奖7部、银奖7部、镀银奖5部、证书1部。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选送了738框专题类展品参展,均属于文化类,获得大镀金奖5部、大银奖2部。虽然没有获得大金奖和金奖,但在7部大镀金以上奖级的展品中,我国展品有5部,占71.4%,成绩可喜,也显示出我国专题集邮的实力和水平。一框专题展品有6部,全部获得参展证书,其中包括我国的3部展品。

虽然成绩可喜,但我们还是要认真总结此次参展的得失,以进一步提高我国的专题集邮水平。我认为,参展者需要注意和改进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解决外观两极分化的问题

外观得分总体较好,但存在两极分化的问题。外观在评审中通常是最先打分的,外观好的展品能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在整个评审过程中会产生一种“光环”效应。其基本要求是整体美观、平衡,避免素材摆放过于拥挤、文字太多,或是贴片太空。贴片太挤或太空、素材摆放零乱都会失分。我国的专题类展品在外观的制作上一直是比较好的,有人说,在国际邮展上,很容易辨别哪些是中国的展品。但是,我国专题类展品素材摆放过多,文字写得太多,显得贴片过于拥挤,外观失分的情况一直存在,有时还是很严重的。此次我国的7部专题类展品在外观上有4部得到5分(一共有55分),1部得到4分(一共有144分),2部得到3分(一共有143分)。可以看出,我国专题类展品的外观总体还是不错的。两部得到3分的展品,一部是因为素材太多、文字太多,如果去掉一部分素材和文字,外观就会改观;另一部是因为大量的素材复印件展示不当。素材的复印件主要展示背面不可见的信息,只需要把要显示的信息突显出来就可以了,如邮资图、戳记等,大小和式样要基本统一,而不是根据贴片的空当,用复印件去填空。素材不足用复印件凑是不可取的。

国内常有人说中国的展品外观太中规中矩了,没有变化,看起来似乎是一个模子翻出来的,不像国外的展品看起来有个性。我不认同这种观点。首先就是贴片面积有限,要想追求平衡和美观,素材的摆放、文字的编写就不可能有太多的变化和新意。在中国2019世界邮展上,专题类展品中有50部的外观得了5分,其中我国有27部,54%。在本届邮展上,专题类展品中有5部的外观得了5分,其中我国有4部,占80%。所以,目前我国专题类展品的外观是值得提倡和坚持的,需要解决的是两极分化的问题。

二、展品计划的故事性要改进

展品计划的故事性需要改进。标题和计划15分,是贴片所占分值最高的。我国参展的展品,标题一般都没有太大的问题,影响这一分的因素在于计划。计划的正确性、逻辑性都较好,就是在计划的故事性上还是做得不够好,资料性、罗列性的计划还是普遍存在的。目前,计划的故事性在国内外邮展上已经很受重视了,而且计划就是靠参展者去理解、去编写,一定要反复推敲。本届邮展的33部专题类展品中,仅有1部的标题和计划得到14分,其余都在13分以下。我国展品有6部获得13分,一部获得12分,说明计划编写得一般。而在中国2019世界邮的专题类展品中,共有3部的标题和计划得到了满分15分,我国有2部,即代双节的《我是羽毛一——从自然到非凡》和罗道光的《“液体面包”——啤酒》,得14分的也较多,大家可以借鉴。

三、注重专题叙述的连贯性

专题叙述的故事连贯性与素材的相互印证要一致。专题叙述主要反映在讲故事上,是围绕一个主题讲述一个连续的故事,这个故事还要反映到所使用的素材上,故事与素材要相互印证。而有的专题叙述的故事是断断续续的,不连贯、不完整。有的专题叙述仅仅是在介绍素材。专题叙述一定要与展示的素材相关联,如果所编写的专题叙述文字和知识性文字在素材上找不到,就不能用素材来印证专题叙述,这就是一个失败的专题叙述,或是素材选用得不恰当。这个问题在我国专题类展品中还是比较突出的。因此,我们要特别注意,专题叙述必须要与素材保持高度的一致。

我们常说用素材来讲故事,每件素材都是有故事的;但素材本身不会说话,其故事需要作者写出来,展示给评审员和观众的。每展示一件素材就要有一定的道理,而有的展品所展示的素材几乎没有故事可讲。这个问题在我国专题类展品中较为普遍,应当引起重视。素材的展示要与专题叙述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证明什么要用这件素材。现在还有相当一部分展品将专题叙述文字集中放在贴片的上方,将素材全部安排在文字的下方,然后就不再写其他文字了,或是仅仅在介绍素材;这是早期专题类展品的做法,早已被淘汰了。现在参加国际邮展的展品仍然出现这种问题实属不该,目前,流行的作法就是将专题叙述文字分别写在素材的上方,用专题叙述将每件素材串联起来t,讲述一个完整的连续的故毫。

四、集邮知识的表述要准确

集邮知识的表述要准确、全面。集邮知识首先体现在所选用素材的适用性上,我国专题类展品在这方面做得很好。本次邮展上,我只发现一部展品使用了一枚美国售后私人加印邮资片和法国豪华样张,还把豪华样张的集邮知识写错成“试色印样”,另一部展品使用了两件非集邮素材。其他的展品几乎就没有不适用的素材了。在中国2019世界邮展上,我国专题类展品在素材的适用性上也做得很好,这是一个可喜的进步,比以往有了相当大的提高。而在国外展品中,则有大量的豪华样张、“销印品”(仅注销邮资而未实寄的封片简等)、首日封等不适用的素材。

素材的多样性也是显示集邮知识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包括素材的品种、地域、时间等多个方面,要尽量做到使用范围的最大化。对于集邮知识的文字说明,评审员的看法有所不同,但并无原则性的差异。比较一致的看法就是要将不易见并需要告知的信息简明扼要地写出来。对于显而易见又不重要的一般信息,没有必要写,如“××年代××国家发行的××邮票”,这是在写邮票目录,而不是在写专题类展品的集邮知识。

对于展示素材背面信息的复印件的问题,评审员也有不同的意见,有人认为应将文字说明和复印件同时用,以便观者更直观地了解背面信息;有人则认为仅使用文字说明就可以了,再使用复印件会浪费贴片的面积,有时还会影响外观。其实这些做法都是可以的,只要统一就行。但是要注意,复印件上信息的大小和式样应尽量一致,不要大小、多少差很大。复印件的大小为原件的75%左右,尤其彩印件不能是原大。

五、有瑕疵的素材慎用

品相不佳的素材要舍弃。专题类展品对素材的品相要求与传统类、邮政历史类、邮政用品类等展品有所不同。其他类别展品的素材很多往往具有唯一性或不可替代性,对品相的要求有时会根据实际情况区别对待。但是在专题类展品中,素材几乎是没有唯一性或不可替代的,很多信息是可以找到不同品种的素材或是可以有别的可替代素材,甚至可以避而不谈地绕过去。所以,对专题类素材的品相要求还是比较高的,尤其是近期的不重要的素材。对品相的基本要求是:原本不该有的污渍、斑点、破损、掉票、明显的痕、封片等素材四周的圆角、私人的笔迹等,实寄素材的戳记要清晰。用了品相不好的素材,评审员就会产生疑问,这个素材是非常珍罕吗?没有比这个品相更好的吗?这个不用不行吗?因此,有瑕疵的、品相不好的素材要慎用,尽量不买和不用。当需要在素材的品相好但珍罕性差、珍罕性高但品相差之间做出选择时,要选择相好的素材。因为珍罕性高的素材未必能加1分,但品相不好的素材极有可能失分。

六、“开天窗”受适可而止

在贴片上对素材开天窗、做剪片要恰当。这一点以往在我国的专题类展品中似乎并无太多的问题,但在这次邮展中却发现问题还是比较突出的。开天窗、做剪片主要是为了展示销资戳的信息,但个别展品对马尔雷迪广告简、小马飞递邮简、俄国广告邮资简等素材开天窗的数量较多。有的素材面积大、信息小可以折叠展示,而天窗开多了会影响外观。甚至有的展品对德国广告邮资封的背面、“胜利邮件”也开了天窗,这是不合规则的要求的。剪片在展示戳时只留下戳和票的部分就可以了,多余的信息应该裁掉,否则不但不美观,而且有“填空”的嫌疑。

七、避免一票多用

“一票多用”一定要避免,对同一枚邮票尽量不要使用两次以上。有一部展品展示了一套4枚邮票,主图是一样的,只是背景图不同,重要胜也不高。评审员建议放1-2枚就可以了。还有一部展品展示了中国邮政发行的《庚申年》邮票的一个单枚新票和一个双连信销票、一个四方连新票和三个销普通日戳的贴票实寄封。其实它们之间并没有大的区别,这样重复展示同一枚邮票的意义不大,一定要避免。

八、素材叠压问题突出

邮资票品的叠压问题依然突出。关于邮资票品的叠压问题,FIP专题委员会主席彼得先生2018年在兰州全国专项邮展点评专题类展品和作专题集邮讲座时,着重强调了要避免邮资票品的叠压。我和王志刚先生均在《中国集邮报》上发表过文章,对这一问题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但从中国2019世界邮展和本届邮展的专题类展品来看,我国展品的这一问题最为严重。有两部展品的邮资票品叠压均在20件以上,几乎为全场素材叠压数量的总和,也影响了得分。这是十分可惜和遗憾的。除了展示同一邮资票品的版式或错变体外,要避免对邮资票品的叠压,因为邮资票品要求完整展示,被叠压后有被“裁切”的视觉效果,这会在集邮知识和外观上失分。避免叠压的方法:一是换大贴片(可以个别素材个别处理);二是变换素材的位置;三是减少素材的使用。所有叠压的素材并不是不可缺或是不可替代的,贴片如果把小本票去掉,右边放1枚小本票内的邮票,或是把邮资邮简去掉,添1枚小的素材,这样既不影响其故事性,还避免了叠压。这样对邮政用品上的图案叠压就更不允许了。

以上总结的各个方面的问题有的已经是老生常谈了,但仍有参展者会重蹈覆辙,出现不该有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奖级。因此,我真心希望广大集邮者尤其是参展者要多学习规则,多请教评审员和获得高奖的作者,借鉴获得高奖的展品的经验,避免再走弯路,争取获得更高的奖级。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