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我看无锡亚展专题展品 | |
作者:杨桂松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789 更新时间:2012-5-5 10:22:57 文章录入:林辉 责任编辑:lh | |
|
|
四、专题集邮的传统化研究。在 五、信卡和电报纸的使用。现在专题邮集里使用信卡和电报纸是大量存在的,几乎每部邮集里都有信卡和电报纸。但信卡和电报纸里的内容很多,且多是密密麻麻的纯广告文字,而要用到的信息通常只有一处,那么此时最好用个箭头指示一下,以便于评审员和参观者观看。 六、对使用大贴片的看法。此次亚展专题类展品所用大贴片的共有11部,占专题展品的19.3%,其中国内8部,国外仅3部。日本1部(《画家肖像史》),韩国2部(《美食的历史》和《毕加索》),中国8部(《鸽子》、《狗》、《嘴》、《干杯,我们喝酒吧》、《石油》、《港口》、《绳索带》和《瀑布》),其中《画家肖像史》、《毕加索》和《港口》3部为每框12张贴片,其余8部都为每框8张贴片。在2010年杭州全国邮展上,专题类展品使用大贴片的共有5部,其中有3部参加了此次亚展,有2部仍为大贴片(《瀑布》和《港口》),1部由大贴片改为标准贴片(《酒》,崔丙亮,题目改为《神奇的饮料——酒》);有5部展品在去年杭州全国邮展上使用的是标准贴片,此次参加亚展改为了大贴片,分别是:《狗》、《嘴》、《鸽子》、《酒》(王俊生,题目改为《干杯,我们喝酒吧》)和《走近石油》(题目改《石油》)。看来中国的部分专题集邮者对大贴片还是情有独钟的,使用得最多。此次邮展在外观上得5分的8部展品有:《对抗传染病》、《美食的历史》、《鱼》、《自行车运动》、《天使:我们的故事》、《铃铃……自行车来了》、《歌德——他的时代,他的世界》和《踢足球》,只有《美食的历史》使用的是大贴片,其余7部使用的都是标准贴片(1框16张贴片)。在11部大贴片展品中,除了《美食的历史》外观是5分,其余10部均为4分。在2部大金奖和4部金奖展品中,除了《美食的历史》是大贴片,其余5部均为标准贴片。由此看来,展品使用大贴片费工费时,且外观总体看来要比使用标准贴片展品的效果差。而在外观的处理上,标准贴片则更容易做好。 大贴片是德国国际邮展评审员达缅·拉格在制作《澳大利亚的鸟类》专题邮集时最早使用的。据他本人介绍,使用大贴片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邮集中有较多面积较大的素材(宽度接近或大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