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国际集邮联主席郑炳贤谈加快世界集邮活动的步伐 | |
作者:宋晓文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296 更新时间:2012-8-11 19:55:58 文章录入:林辉 责任编辑:林辉 | |
|
|
笔者因为赴新加坡旅游,有机会与国际集邮联(FIP)主席、新加坡集邮家郑炳贤见面, 与 谈到新加坡集邮,郑炳贤主席介绍说,新加坡现有集邮组织10余家,有些像新加坡集邮俱乐部、新加坡集邮协会、新加坡牛车水集邮会都有很长的历史,涌现出一大批世界著名集部家。新加坡还是一个吸纳多元文化的集邮国家,最近新加坡博物馆就接受了日本集邮家捐献的邮集《十九世纪新加坡邮政史》。这几年,新加坡十分重视发掘年龄在30岁至40岁的年轻集人士,鼓励他们编组邮集参加国际邮展。在指导青少年集邮上建立集邮博物馆,组织学校的集邮爱好者参观,并经常举办全国性的学生集邮展览,采取多种形式接受展品,比如一部邮集展品可以由4位学生共同完成。今年8月31日至 为推动集邮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集邮的创新十分重要。 笔者就2011年无锡亚洲国际集邮展览中国集邮者关心的极限类和航天类展品得分普遍偏低、部分邮集获奖奖级出现人为改动的情况等问题请教了 ——邮集参展没有捷径,所有参展者都应本着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精神对待评审。我们不能指望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高的奖赏。 ——“极限”是邮展类别中的冷门,其发展时间相对很短,但随着参与者越来越多,其有限的早期素材越来越少,这就造成了“造假泛滥”的局面。很多集邮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买了假货。因此它的发展前景堪忧。根据邮展评审规则,“知识”一项35分,“珍罕”一项20分,这55分,如果使用了假货,多数分就拿不到了。这样即使拿了“处理”30分和“外观”5分的多数分,得分仍然很低。以往邮展中“极限”展品虽然很多得镀金奖和大镀金奖,但随着此类参展邮集增多,评审也会越来越严格。 ——一部邮集展品的参展与获奖,参展者自己的定位十分重要。你是想让评审员欢喜一时,还是想让自己高兴一时?邮集本身的实力是最好的砝码。不要去追求一时的高分;要有“风物长宜放眼量”的境界。 ——郑重向大家推荐新加坡集邮家林三镁的文章《如何提高一部邮政历史类邮集》。作者以自己的亲身实践,从展品标题、前言页、必须要有故事内容、说明文字研究和邮识的重要性、素材品相和展品的呈现五个方面论述了邮集编组的经验,是一篇很好的邮政历史类文章。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