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清代邮票印刷:乱象丛生(三)
作者:戈中博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565  更新时间:2013-10-31 10:42:08  文章录入:林辉  责任编辑:林辉

 

1897101,清政府邮政第一次正式发行新印“蟠龙”邮票,委托日本印制。但日本厂家却将邮票图案中的“大清帝国邮政”字样误印为 “帝国大清邮政”,此种错铭记邮票仅发行短短几个月,清政府不得不改由英国华德罗印刷公司承印。费拉尔在经手“日本版蟠龙邮票”时,再次故伎重施,他将本应是黄绿色的5角票,自作主张印了两版160枚墨绿色5角票和一版80枚蓝绿色5角票,并占为已有。由于当时欧美集邮家对变色邮票极感兴趣,为此,费拉尔大发横财。

伦敦版蟠龙邮票雕刻版印制,纸质洁白、细腻,分有太极图水印和无太极图水印两种。薄纸有水印,厚纸无水印,通称“伦敦蟠龙有水印与无水印票”。此票虽印制精美,加上设计上乘,成为中国早期最出色的邮票,但英国承印的这套邮票齿孔变体、刷色变异等问题很多,其中最为名贵的要数“壬”字头变体,即无水印1分票的印版,在人工修版时将其中l枚右上角的“壹”字头上的“士”字上头多加了一横,看似“壬”字,十分稀罕。英国人修版后的变体票很多,但不如“壬”字头名贵。

19092月,不满3岁的爱新觉罗·溥仪登基即位,年号宣统。清邮传部为了纪念这个日子,于190998发行了一套《宣统登基纪念邮票》,全套3枚,英国华德罗印刷公司承印,看上去富丽堂皇,线条细巧精致。但令人不能容忍的是,每枚邮票图案的下边均印有英文字母的伦敦华德罗公司字样。1911年辛亥革命后,宣统皇帝颁布了退位诏书。根据中华民国邮政总局命令,这套登基邮票停止使用,不久就将未售出的余票以廉价卖给伦敦拍卖公司,故此票在中外集邮家手中都有不少新票,旧票则少见。19031022-24日,因海运船只延期,福州小面值邮票一时供应中断,于是将大面值邮票对角一剖为二暂做小面值邮票使用,我国第—次对剖票就这样产生了。由于只使用三天,传世稀少,实寄封片尤其珍罕。但在外国职员操办时用英文刻制了一个与邮票大小相似的长方形邮戳“邮资1分已付”加盖在对剖票上。现存的福州对剖票实寄封片,大部分是外国人寄发的,由此可见,外国人经常利用中国邮政人员对集邮的无知,制造一些珍奇邮品从中牟利。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