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天是: |
![]() |
西安全国邮展的五大特点 | 热 ★★★ | 【字体:小 大】 |
西安全国邮展的五大特点 |
作者:唐白桦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390 更新时间:2016-8-26 ![]() |
|
西安第17届全国邮展,于4月8-10日在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中心举办。邮集的总规模为1123框。其中,竞赛性展品为265部991框及集邮文献42部;非竞赛性展品为评审员类12部78框和集邮文献2部,以及特邀韩国邮集13部54框。另外,国内外近百家集邮公司和邮票商社,在现场设立展销摊位。 综观本届全国邮展,主要有以下五大特点。 1.档次高、重视度大 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集邮联名誉会长王家瑞,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全国集邮联名誉会长黄孟复,全国集邮联会长杨利民,陕西省政协副主席千军昌、冯月菊,国家邮政局副局长赵晓光,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张荣林,全国集邮联常务副会长徐建洲,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陕西省分公司总经理张晓阳等出席邮展开幕式。全国集邮联领导和陕西省邮政分公司领导出席了颁奖大会。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高度重视本届全国邮展,为其发行JP213《西安2016第17届中华全国集邮展览》纪念邮资片一枚,《西安2016第17届中华全国集邮展览》四方连邮票一版。 2.规模大、参观者多 来自31个省级集邮协会和7个全国行业集邮协会的集邮展品参加了角逐,基本上做到了“全覆盖”。 全国各地众多集邮爱好者云集西安。除陕西本地外,自费前往参观邮展的邮迷达7000余人。其中,多的省份有400余人,边远省份(如新疆、青海等)也有数十人前往观展。湖北前往观展的邮迷,初步统计超过200人。展场内和各销售摊位前,每天都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排队购买特殊邮品和盖戳的邮迷,站成转了几个弯的数千米长队。 3.类别全、新作较多 全国邮展每两年举办一届,是我国集邮发展水平的“总阅兵”和集邮界同场竞技的最高盛会。本次西安国展,包括了FIP规定的13个竞赛性类别。邮集按照框数比例排序(不含集邮文献),具体是:专题类315框(31.8%);邮政历史类148框(14.9%);传统类105框(10.6%);现代类88框(8.9%); 一框类73框(7.4%);航空、航天类55框(5.5%);青少年类54框(5.4%);邮政用品类50框(5%)印花税票类45框(4.5%);极限类35框(3.5%);开放类23框(2.3%)。 本次西安国展中,首次参加全国邮展的新邮集约占一半,新作品较多。其中,评审员类李曙光的传统邮集《新中国“文”字邮票》首次亮相,成为全场关注度最高的一部邮集;湖北省参展的6部邮集中,有4部是首次在国展上亮相。 4.评审严、高奖频出 本次西安国展,大部分邮集的水平较高,但评审也更严格,大金奖空缺。除一框、开放类外,共评出金奖12部(5.2%、92分1个、91分5个、90分6个),大镀金奖28部(12.2%),镀金奖73部(31.9%),大银奖64部(27.9%),银奖38部16.6%),镀银奖1O部(4.4%),铜奖3部(1.3%)。其中,产生特别奖17个、评委会祝贺2个。 在12部金奖邮集中,传统4部、邮政历史3部、专题3部、航空1部、税票1部。表明国内专题邮集虽然数量众多、质量和水平提高也很快,但传统和邮政历史仍然是夺取最高奖级的主打类别。 在28部大镀金奖邮集中,专题8部、税票4部、现代4部、传统3部、邮政历史3部、青少年3部、邮政用品2部、极限1部。表明国内的专题邮集从数量到质量都发展很快,具备了争夺高奖的实力和水平。 5.发展快、弱省赶超 本次西安国展表明,过去一直处于领先水平的省份,现在已开始出现被靠后省份赶超的趋势。下面对部分省份的“沾金”情况做一个粗略对比分析(统计奖牌时,不含一框、开放类;以下带★的,是过去邮集水平相对靠后的省份)——(见表)
通过左表可知,过去邮集水平相对靠后的河北、四川,这次超过了一些集邮强省,分别跃居到第2、3位。广西、辽宁、安徽、陕西,这次分别跃居到第8、10、11、13位,而过去相对强一些的省份,位次却明显退后。湖北列第7位(与浙江并列),处于上游水乎(前十以内),成绩稳中有升。 由此可见,我国集邮水平发展十分迅猛,“后来居上”的事例已经越来越多,这让找们更加感到紧迫感和使命感。
|
文章录入:林辉 责任编辑:林辉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