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天是: |
![]() |
专题邮集的编组方法与技巧 | 热 ★★★ | 【字体:小 大】 |
专题邮集的编组方法与技巧 |
作者:王宏伟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4647 更新时间:2009-10-31 ![]() |
|
四、斟酌前言。一部好的专题邮集要有一个好的前言,而一个好的前言则可为邮集增光添彩。例如这部《水》的邮集前言是这样写的: 水—— 既无形,又有形; 既无色,又有色; 既无味,又有味; 既无情,又有情。 为什么这样说呢?水是无形的,它可以到处流而不受约束,当它装入容器或成为固体时却又是有形的;水既是无色的,当加入一定的颜料或冲洗物体后则又是有色的;水是无味的,但被加入其它东西或被污染后就有味了;水是无情的,如果我们不善待大自然,就有可能造成洪水泛滥,当洪水爆发时则彰显其无情,而雨露滋润时却又显其有情。所以用这几句辩证的话来解释前言。因此,要编组一部好的专题邮集,一定要有一个好的前言 五、优化纲。纲要是整部邮集的灵魂。纲要后面的邮集一定要按纲要走,要前呼后应。要根据所讲的故事,按章按节进行细分,该设章节的就设,没有的就不设,切忌一个贴片一章或一个贴片一节。 六、素材多样。一部好的专题邮集要尽可能多地搜集素材,使素材多样化。那么应该搜集哪些素材呢? (一)邮票。不但要搜集早期的、品相好的邮票,还要搜集样票、变体票、漏印、折白、齿孔位移……等等。 (二)封片。尽量选有邮政意义的封片、早期的封片,并尽可能选A级图案的邮品。什么是A级图案的邮品?有种说法,将邮品分为A、B、C三级。所谓A、B、C分级,就是按信息所占画面的比例。比例最大属A级,次之为B级,最小为C级。比如说邮品的画面是人头,而所需要的专题信息就是人头,这就是A级;如果所需要的专题信息是人头,而画面上的人头戴着帽子,这就是B级;如果我们所用的是帽子上的一朵花,这就是C级。现在已不太提倡这种做法。不管是否提倡,我们在选素材时还是应该尽量选A级图案的邮品,但同时也可以选B级、C级的邮品,这说明你有研究。例如张巍巍的专题邮集《昆虫》,其中就选了一枚帽子上有一个蜜蜂图案的邮票。我们对素材的选择,应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我们鼓励大家多用素材,对有争议的邮品,只要规则中没有明确不让用,你就可以上。要多找新颖的东西,例如比属刚果邮资片、胜利邮件、私人订购的邮资片、双片等。 (三)各种邮戳。过去我们对邮资机戳认识不够、不注意,使用也很少,但现在又使用得过多、过滥,因此要注意适量。另外还要作一些版式研究,即专题邮集传统化,但不要过多,一部邮集中有一、两处足以。 (四)早期印花税票单据。早期印花税票单据是专题邮集的边缘素材,可以用,但不要多用。特别是要在印花税票单据当中要找一些不可替代的、特殊的、有重要信息的单据。我在《水》专题邮集中就使用了一件民国时期收水费的单据。边缘邮品使用的前提条件是目前找不到替代邮品,并且能自圆其说。 (五)小本票。在制做专题邮集时,小本票当中的邮票应该拉出来。如果里面的邮票上有专题信息,就拉出来展示;若没有专题信息,也应拉出来一部分,以表明它是完整的。 (六)邮票代币。邮票代币也是评审员看好的东西,但这也是边缘素材,可用,但不可多用。 (七)母模印样。母模印样虽然较珍贵,但也不要过多使用,应适可而止。 (八)画稿。指用于邮票设计的原始画稿。目前画稿假的不少,所以在选择时一定要慎重。 总之,要尽可能多地选择素材。 |
文章录入:林辉 责任编辑:lh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