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浏览更多活动照片)
观中国航海日集邮展览心情舒畅
7月11日,第六届中国航海日在我省泉州市举行《中国航海日》邮票首发纪念封仪式等系列活动,并举办“2010年中国航海日集邮展览”,展出24部86框邮集,其中有我市林捷凌的《风》、罗雅婷的《船帆》等2部7框。
这天,我市集邮协会(含市老年邮协、市归侨侨眷邮协、市专题集邮研究会)等38人,早晨5点驱车赶赴泉州参观学习。
“2010中国航海日集邮展览”在泉州海交馆举办,当24部86框邮集(参展者均是获得全国邮展金奖等以及在国外邮展获得较高奖项的集邮家)在我们眼前展现时,大家心情格外舒畅。邮展有开发利用海洋、保护海洋资源环境的《走向海洋》,有发展船舶工业、振兴海洋经济的《船帆》、《船的发展与作用》,有叙述海外侨胞艰苦创业、爱国爱乡的《华侨》、《闽南侨批》,有加强两岸合作的《闽台亲》等。在邮展尚未正式开始前,我市邮协副会长罗道光、李齐品、林生就引领大家观赏专题邮集,并逐部逐框欣赏,也琢磨其中的选题、编排、用票的精妙之处。作为极富泉州特色的侨批邮史专题,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年轻专题集邮爱好者尤其对侨批邮史专题问得多,学习的多,觉得受益匪浅。
当首次发行的中国航海日纪念邮票、首日封、纪念册开始销售时,大家都争先恐后地上前,满载而归时,便找个位子坐下,忙于给远方的邮友发邮件,忙得不亦乐乎。曾获得国展镀金奖的李齐品老先生邮友多,夫妇合作,写的写,贴的贴,心满意足。
在“2010年中国航海日集邮展览”即将开始时,我市专题集邮研究会拉着横幅在会场前拍照留念,引得许多新闻记者也频频按下快门。有人说,长乐的邮人可多啊,使我们心情特感舒畅。
下午4时许,邮展正式开幕后,我们排队等待《中国航海日》纪念邮票的设计者李昕及《孙中山诞生一百四十周年》等邮票设计者的签名。等待签名,虽累但乐着。
方寸传友谊、邮苑结深情
这天中午,我们冒着炎夏,来到泉州市总工会工人文化宫,与泉州市职工集邮研究会进行集邮联谊活动。这次联谊活动特刻制一枚纪念图章供集邮爱好者盖章留藏。
活动会上,泉州市职工集邮研究会会长吴宝国介绍了集邮工作经验,泉州市总工会工人文化宫主任蔡少雄谈了泉州市集邮概况。他们认为泉州、长乐两市应常来常往,多交流、多学习,促进两市集邮工作的健康发展。
我市集邮协会常务副会长罗道光就我市专题集邮研究工作、集邮工作的普及与提高等介绍了长乐市开展集邮活动情况,并欢迎泉州邮友到长乐传经送宝。副会长李齐品、林生,市老年邮协、市归侨侨眷邮协名誉会长刘品增、陈公宝、李梅玉等也在会上谈了两市的地缘、邮缘、人缘等。市老年大学领导陈公宝特介绍了我市老年大学办班的做法,受到福建省委原副书记、省老年大学执行校长黄瑞霖的充分赞扬。黄瑞霖说,全省老年大学开设集邮课程的很少,全国也不多,你们走出了新路子,并取得良好的办学效果,值得推广。
会上,我市向泉州市职工集邮研究会赠送“方寸传友谊、邮苑结深情”锦旗和长乐地方邮品。泉州市职工集邮研究会也向我市赠送《刺桐花》邮刊、邮品等,《中国残疾人集邮》编委会主任林清池还赠送了部分《中国残疾人集邮》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