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天是: |
![]() |
谈专题邮集的创新性 | 热 ★★★ | 【字体:小 大】 |
谈专题邮集的创新性 |
作者:艾邮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588 更新时间:2010-9-2 ![]() |
|
研究创新包括“专题知识”与“集邮知识”两方面内容。修改后的新规则将“知识与研究”分为“专题”和“集邮”两个部分,并列各给15分。在评审中,“专题知识”主要考虑专题说明文字及其与邮品结合的合适度,简明扼要、准确性以及素材正确地应用于专题;“集邮知识”则重点考虑与邮政集邮的惯例的一致性,展示了宽范围的邮政集邮素材,邮政复合邮品在必须使用时的适用性,集邮说明文字的正确性。可见,成功的专题展品应充分展示“专题”和“集邮”两方面知识,体现研究酌深度和个人学习成果。 专题知识研究的创新应体现在制定选题和计划时就考虑“展示”的开创性上,通过对专题的深入拓 展,将深化了的专题研究成果融入专题知识之中。集邮知识研究的创新则应与专题拓展融和,最大限度地展示多种切题的素材去烘托专题研究,使“专题’’与“集邮”两方面知识并驾齐驱,达到相辅相成,而不是仅单纯展示作者的邮识与藏品。 世界邮展大镀金奖邮集《风》在研究创新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作者从选题、计划确定时就考虑到“专题”与“集邮”两方面知识研究的新颖与独创性。仅从标题与纲要上便可看出作者的良苦用心。在标题页,打破常规,以人们喜闻乐见的谜语替代“前言”的做法,颇具新意。贴片中间展示一枚德国1900年私人邮资明信片,图片的画面上到处是“旌旗、风帆、风车、风波”,无疑暗示人们,谜底就在其中。下部左侧为英文标题“WIND”,美术体字母具有风速特效,右侧为中文繁体隶书“风”。目录页则详尽地体现展品的结构和层次,以“认识风、用风、防风”为主线,讲述有关“风”自身的知识、风与大自然、人类的关系以及风的不利与危害的一面,最后以富有趣味性“不可能的风”结尾。纲要基本上体现了专题拓展的完整性、均衡性、逻辑性和创造性。该集在集邮知识的研究上有许多独到之处。如在讲述第1章“什么是风”第2节“现代概念”时,说明词写道:“大气包围了整个地球,大气中的空气随地球的移动而移动”。素材用一枚美国普票展示了被大气圈包围的地球。当说明在大气圈随地球的移动时,用纵向齿孔大位移的横三连变体票,生动地再现了正在移动中的地球和大气圈。此举创造性地应用错变体的切题信息,发挥作者的想像力,恰到好处地进行专题开拓。又如当叙述第10章“防风”的第 1节“防风用具”时,在“挡风用具和屏风”这一小节,展示了一件加拿大四方连票。通过对子模特征变异,不但进行了传统化研究,而且利用四方连邮票的左上枚,窗玻璃因印刷玷污留下一道“裂缝”,与正票对比“这块玻璃破了,还能挡风吗?”一句话留给人们联翩遐想。(一) |
文章录入:林辉 责任编辑:lh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