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天是: |
![]() |
[组图]长乐早期集邮名家施秉章考 | 热 ★★★ | 【字体:小 大】 |
长乐早期集邮名家施秉章考 |
作者:李齐品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7849 更新时间:2010-9-9 ![]() |
|
北京最早邮会创始人 施秉章自幼酷爱集邮,15岁就读福州二中,与著名邮商魏叔彝交往甚密。魏氏于1909年开设我国最早的“世界邮票社”,其精妙高深的邮票艺术魅力孕育施秉章集邮人生:“余幼具邮癖,尤好谈邮,日与邮童三五,抱邮集而自娱,或积存废邮,或交换邮票,邮兴感人,几至寝食不离邮票。”(施秉章《序邮》,1945年《北平邮刊》,下同) 1923年施秉章随父进京求学,接触更多中外邮人邮事,眼界大开集藏颇丰,“自时邮趣顿增,三年间复邮已汗牛充栋矣。”高中毕业后,他醉心集邮不求公职,加入万国邮会,与各国邮商集邮家通信交换邮票,诸多经费均得到其父支持。 1926年22岁的施秉章,率先创办北平最早的集邮组织——“北平邮票交换会”,其父特邀社会名流艾德敖任该会名誉会长,王翰祥为会长,施秉章任书记员兼干事,会员从50余人扩展到200多人,其中有梁芸斋、张景盂、张包子俊,万灿文等。后来会员发展到海外108个国家和地区。“交换会”每周开例会研究中外邮票,切磋邮识邮艺,交换邮票、明信片、钱币、古玩、书籍等等。施秉章主编中英文合刊《北平邮票交换会会志》,“会志”百分八十的文章出自施秉章之手。 1933年4月施秉章又办起“环球邮票社”,并以邮社名义出版《邮票画刊》,这是我国少有的以图为主的邮刊,后因抗战爆发,经济萧条而停刊。战争迫使施秉章由坐商沦为行商惨淡经营邮票。战后面对邮市不景气,他痴心不改执着集邮,持续服务中外邮友。
|
文章录入:林辉 责任编辑:lh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