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天是: |
![]() |
浅谈军邮实寄封的价值和鉴别收藏方法 | 热 ★★★ | 【字体:小 大】 |
浅谈军邮实寄封的价值和鉴别收藏方法 |
作者:洗砚斋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843 更新时间:2010-10-9 ![]() |
|
鉴别真假军邮实寄封片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对信封、明信片纸质、格式真伪的鉴别。如“人为杜撰封片”,所用封片均假,而解放区封等早期信封、明信片所用纸张均比较粗糙,在格式上也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有的作伪者采取一些作旧方法,使伪品从表面上看去十分“陈旧”,甚至故意造成“残封”“残片”,需要我们仔细鉴别。 第二,对封片字体的鉴别。我国于1956年1月开始在全国推行简化字。到1964年5月,国家出版了《简化字总表》。从1956年到1964年间,很多人依然习惯于写繁体字。即使到今天,有些老人、书法家仍在书写繁体字。因此,至少在1956年以前的各种实寄封片中,如果出现简化字,就可以断定为赝品。如“人为杜撰封片”中的“解放区实寄封”,就出现过简化字,一望便知其真伪。还有书写工具的问题。在建国初期以前,我国常用的书写工具是毛笔。蘸水钢笔和自来水笔都是建国后由国外传入的,其中,自来水钢笔是1956年以后才传入的。如果在“解放区封”上出现钢笔字迹,也可断定为伪品。有些造假者不会使用毛笔,甚至不懂中锋用笔,结果造出来的“解放区封”留下钢笔写字的痕迹。 第三,对邮资票品真伪的鉴别。普通实寄封和军邮实寄封上的邮资,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标准。譬如,“区票”的邮资标准非常复杂,各个根据地、解放区以及与“国统区”邮政往来的标准颇不一致;进入20世纪50年代,中国普遍流通人民币旧币制度,普通平信邮资需要粘贴“8000”元旧币邮票(相当于后来的8分钱邮票),等等。因此,高于或低于当时实际邮资的“实寄封”,都是不可信的;即使确是当时的实寄封,其价值也要大打折扣。 第四,对戳记、制式、邮路、日期、油墨真伪的鉴别。军邮实寄封的戳记,既有免费邮戳、纪念戳,也有人民邮政邮戳,不同时期的戳记各不相同,制式、油墨亦有很大差异。真实的实寄封,收寄戳和落地戳(到达戳)在邮路和投递时日上应相符合,投递区与落地戳也应相一致。如果发现上述情况有误,或露出一丝破绽,就可断定为伪品。 第五,对实寄封“高仿品”的鉴别。有的实寄封“高仿品”之所以“露出马脚”,就在于它与某珍贵实寄封极为相似,甚至如出一辙。须知,即使同一人在同一时刻书写同一种信封而产生的实寄封,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寄封片相似或相同,其中只有一枚可能是真品,或其中至少有一枚可能是伪品。由于这类“高仿品”要价很高,藏友在投资购藏时一定要倍加小心,有条件的应该与真品进行比对,万不可贪图便宜轻信上当。当然,对来路清楚、流传有绪的军邮实寄封片,应当机立断,不要放弃良机。
|
文章录入:林辉 责任编辑:lh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