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天是: |
![]() |
《蝴蝶》是如何“破茧而出”的 | 热 ★★★ | 【字体:小 大】 |
《蝴蝶》是如何“破茧而出”的 |
作者:晓 菲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4913 更新时间:2011-12-30 ![]() |
|
二、邮集简介 《蝴蝶》邮集的第一页题目处理是一次创新尝试,打破了以往邮集的第一页,题目和纲要在一页上的处理方法。首先在贴片的上半部分,一个印有花与蝴蝶图案的邮简左边上打了一行字,“看,那些花朵真美丽……”;紧接着在贴片的中间,在图案是在飞的蝴蝶邮票和纪念戳的左上方打了一行字,“……咦,这些花朵怎么会飞呢?”再在贴片的左下方一枚蝴蝶图案的邮票上面出现四个字“哦,原来是——”,紧接着在贴片的右下方推出两个大字“蝴蝶”。《蝴蝶》邮集共80页贴片,7大部分基本涵盖了蝴蝶的特征、种类、生存方式,同时又对蝴蝶与文化的关系和保护生态环境进行了展示。在邮品的构成上,注重了多样性和珍罕性。整部邮集使用的各类集邮票品近18种,主要涉及票、封、简、片、戳。其中票包括邮票、小型张、小本票,样票有中国香港样票、汤加的黑色印样票、马来西亚的高面值漏色样票等;封和简包括实寄封、邮资封、航空邮简、宣传邮简、广告邮简等;片包括邮资片、贺年片、门的内哥罗的邮资双明信片、日本的试样片等;戳包括普通邮戳、纪念邮戳、宣传邮戳、风景邮戳、邮资机戳等;另外还有美国1944年的微型胶卷胜利邮件、错体和变体票和错片等。 专题邮集的素材应来自广阔的地域,同时邮品发行年代或时间的跨度也应该尽量长一些,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一部邮集组集难度,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表述和拓展专题。《蝴蝶》邮集也较好地反映了邮品的地域多样性和时间跨度。该邮集共收集了21个国家和地区集邮票品;时间跨度从1874年门的内哥罗的邮资双明信片开始至今。 随着专题类邮集编组人员越来越多,竞赛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收集使用珍罕性邮品已经成为专题邮集的一个发展方向。新颁发的FIP专题集邮展品评审规则的评分标准,也将邮品的“珍罕性”一项由原来的15分提高到20分。《蝴蝶》邮集中也收集和使用了部分较为珍罕的邮品,如:美国1944年的微型胶卷胜利邮件、1874年门的内哥罗的邮资双明信片、汤加的黑色印样票、马来西亚的高面值漏色样票等。
|
文章录入:林辉 责任编辑:lh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