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天是: |
![]() |
“全国集邮文化先进城市”回访检查汇报材料 | 热 ★★★ | 【字体:小 大】 |
“全国集邮文化先进城市”回访检查汇报材料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258 更新时间:2012-7-2 ![]() |
|
“全国集邮文化先进城市”回访检查汇报材料 尊敬的谭小为会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下午好,欢迎各位领导莅临素有“海滨邹鲁、文献名邦”之称,孕育着博大精深文化底蕴的美丽城市——长乐。现在我们对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长乐地处中国东南沿海,是海峡西岸的重要门户,古谓“海滨邹鲁”,是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的启锚地。长期以来,长乐市集邮文化建设在长乐市委、市政府以先进文化思想为指导,着力打造富有长乐特色的“大爱开明,能拼会赢”的文化品牌,再塑文化名邦的大发展大氛围中,长乐集邮文化建设始终坚持以先进文化思想为指导,为着力打造富有长乐特色的“大爱暖千秋”文化品牌,长乐集邮文化就像一朵光彩夺目的文明之花盛开在吴航大地上。 一、长乐市集邮文化发展成就 1985年长乐成立集邮协会以来,我市集邮协会始终坚持以普及集邮文化为重点,以壮大和巩固集邮队伍为基础,以提高集邮文化品味为目标,求实、求活、求新,充分发挥集邮文化在社会文化发展和经济建设中的特殊功能,主动融入地方的政治文明、经济建设和文化发展等各个领域,充分展示集邮文化魅力。特别是近几年来,在长乐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关心和指导下,取得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集邮文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氛围日益浓厚。总结我们的发展成就,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六大特色: 1、紧扣文化,打造海西特色。一是紧扣郑和文化、名人文化、海西文化、侨乡文化,大力宣传长乐特色文化。郑和、冰心、郑振铎等历史和文化名人成为了我们宣传先进文化、弘扬厚实文化底蕴、丰富集邮文化内涵的主题,借助集邮文化不断弘扬和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二是加强横向交流。积极做好与台湾、香港、泉州、南平等域外集邮界同仁保持联系,交流互动,相互学习,共磋邮事,共商发展,共同进步。经常邀请台北市集邮协会资深集邮专家俞兆年会长到我市调研考察,交流经验,聘请俞兆年先生为我市邮协名誉会长。并成立了“海峡两岸集邮联谊会”、“ 长乐华侨侨乡集邮协会”等组织,不断深化与海外集邮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广交邮友,广纳资源,造就出《帆船》、《风》、《烟草》等一些高水平、高质量的邮集,使长乐集邮文化建设活动成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2、紧跟发展,独具时代特色。长乐集邮文化紧紧依托我市“打造新型临港工业城市、现代物流商贸城市、滨海休闲旅游城市”的城市发展定位,全面实施“三城三群、生态链接、城乡一体、以港兴市、跨越发展”的城市空间布局和发展战略,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宜商的滨海生态城市建设目标,编制发行了《方寸映长乐》、《闽江口湿地公园》等一系列以贴近长乐发展主题、独具文化底蕴的邮品和大气磅礴的诗歌展示和宣传我们长乐跨越发展的宏伟蓝图等宣传邮册;此外,还编组《长乐巨变》、《瞬间长乐》、《长乐美》和具有长乐地方特色的《纺织》、《钢铁》等邮集,讴歌长乐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取得瞩目成就。 3、抓住主题,展示先进特色。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国家的大事、要事和重要节日以及长乐地方政府重大主题活动,举办了一系列具有一定影响、体现集邮文化魅力的活动。2005年,我们成功承办了由国家邮政局主办《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邮票》首发仪式暨《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集邮展览。先后举办了以建党、全国党代会、郑和开洋节、香港回归十周年、改革开放30周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等一系列为主题的大型集邮展览,每年至少举办一场大型的邮展活动以及多场的集邮文化活动,扩大了集邮文化的社会知名度和认知度。 同时,集邮协会紧紧结合长乐市委提出“文化三下乡”活动,开展“送集邮文化下乡”活动,并以“公民道德邮票图解”、“长乐巨变”等颇具新意和时代感为主题,开展进乡入村巡回展出,受到了广大农村百姓的一致好评和喜爱。成为了长乐文化城市建设的一支强有力的、具有时代特色的宣传主力军。 4、领导重视,体现共建特色。集邮文化在长乐已经不仅仅体现于单纯的邮政文化,而是长乐的城市文化,已经形成了政、企共同建设,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分享的文化,全社会对集邮文化建设的认知度、参与度迅速提升。主要体现为:第一,领导高度重视、亲自参与。长期以来,我市以政府部门为主导,邮政部门为龙头,积极开展各项集邮文化活动。历任长乐市委、市政府四套领导班子对于长乐集邮文化都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关注,并将集邮文化建设纳入长乐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吴贤德为顾问,王绍知市长为组长,以及由宣传部、文明办、科技文体、教育、财政、邮政、邮协等十几个部门组成的集邮文化创建领导小组,全面动员,广泛参与。并在财力、人力、场所等方面给予极大的支持,保证长乐集邮文化创建活动得到深化与发展。第二,首创全国集邮发展基金。为夯实长乐集邮工作基础,保证集邮工作持续发展,2007集邮协会在市委市政府的组织和指导下,设立了“长乐市集邮发展基金会”(全市20多位企业家共募集基金一百余万元),并制定基金管理章程及奖励条例,确保基金规范运作,专款专用。第三,拥有全省最大的县(市)集邮协会组织。现有全市基层集邮协会组织达25个, 会员人数2773人,集邮爱好者一万余人。 五是营造氛围,独具宣传特色。长乐集邮协会倾力打造全方位、立体式的集邮文化宣传平台。目前,已搭建起“一馆、一街、一刊、一网”的集邮文化宣传网络。2004年首创全国第一家县级集邮馆——中国•长乐集邮馆,每年入馆参观人数达三万人次;2010年建成以集邮文化为内容的集邮文化宣传街。并在交通要道竖立多面巨型广告宣传牌,还在人群密集活动的会堂广场大型LED屏幕上滚动宣传集邮文化,营造了良好的集邮文化氛围;1998年《吴航集邮》会刊恢复发行,为广大集邮爱好者提供了一个沟通交流的信息平台;2009年创立全国首家的县级集邮网络平台—《长乐集邮》网。2010年我们还以长乐集邮25年来发展历程为主线,拍摄《千年吴航绽邮花》影像资料专题片,并制作《吴航邮情》集邮主题画册等系列宣传品。目前,专题片已载入《长乐集邮》网站滚动播放。 六是构建平台,持续发展的特色。为使传统集邮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实现集邮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长乐市领导非常重视集邮文化普及工作。一是以老年大学为活动平台,连续六年开设集邮课程,积极开展集邮讲座、集邮沙龙等适合老年人特征的学习活动,吸引许多退休干部、职工加入集邮队伍,培养110名集邮新生力量,孕育出《汽车》、《杯》、《钓鱼》、《舞蹈》等优秀邮集获奖作品。二是以教育主管部门为依托,以城区学校为龙头,带动中小学集邮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把集邮工作融入青少年的教育之中,寓教于邮,集邮育人。2009年创办福州地区首家少年邮局——吴航少年邮局,并将吴航中心小学创建成为“全国青少年集邮活动示范基地”。在青少年集邮爱好者中,涌现出了《列宁》、《船帆》等优秀获奖邮集。三是集邮协会积极深入企业、普及集邮知识。协助地方企业,尤其是经贸系统企业基层集邮分会开展企业集邮活动。并根据行业特点、时间安排,协助企业举办集邮知识讲座、集邮心得交流和摄影、书法、集邮展览。四是充分发挥集邮人才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吸收有集邮爱好、并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知名人士加入邮协队伍中来,通过这部分知名人士的号召力,进一步扩大集邮活动的范围和影响面。同时,聘请国内集邮专家梁鸿贵、刘广实、焦晓光、张巍巍、李伯琴、宋晓文等同志来航讲座、点评邮集、现场指导,为长乐集邮者提供良好的学习和交流平台。 二、巩固成果,全面推进 2011年7月以来,长乐市集邮协会以“全国集邮文化先进城市”为动力,在长乐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在市委宣传部、市邮政局的精心指导下,在新的起点上,我们集邮协会扎实推进集邮文化建设,积极主动地开展具有地域特色的集邮文化活动,主要是抓好“三大”活动、“三个”建设、“一个”之家工作。 (一)抓好“三项”大型活动,继续提升集邮文化的社会知名度。 2012年长乐市委市政府更加高度重视和关注集邮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并将集邮文化建设工作纳入长乐市先进文化城市和文明城市创建一项主要工作内容,要确保长乐集邮文化创出一流的水平,一流的业绩。长乐集邮协会在市委、市政府给予的厚望中,在委以重任下,全体协会成员信心倍增,促进了我们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集邮文化建设发展当中,同心同德、聚集全力,团结一心抓建设,通力协作促发展,进一步推进和加快长乐市集邮文化先进城市建设步伐,继续为全面推进长乐市集邮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再做贡献,再立新功。 1、 整个集邮文化节活动涵盖集邮知识讲座、集邮谜语竞猜、集邮文艺演出、新春集邮展览、精品邮品展销和“集邮乐”抽奖等活动,活动项目繁多、内容丰富,娱乐性强,再次受到各级领导以及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长乐市委副书记、市长王绍知、市人大主任张礼强、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邓岚等四套班子领导;福建省邮政公司副总经理、省集邮协会会长黄建叶;省集邮公司林希总经理;福州市邮政局党委陈忠开书记以及全省各地市邮协领导、长乐市委办、政府办、宣传部、有关科局、乡镇(街道)领导、企业家代表和长乐市邮协全体理事等300余人参加了本次集邮盛会。 2、 3、为积极做好对长乐市海峡两岸经贸会的宣传,在“5.18 中国长乐第八届郑和开洋节暨第十四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长乐专场招商会”召开前期,长乐市邮政局、集邮协会联手设计制作聚集长乐历史文化、风景名胜、特色文化和经济建设成就的《常来长乐——长乐旅游风光》豪华邮册和《常来长乐——长乐最具潜力旅游景点》明信片册,把长乐打造旅游文化强市作为一项主要内容加以宣传,将集邮文化融入到地方经济建设发展当中,积极推广集邮文化对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作用,通过集邮文化大力宣传和讴歌长乐十几年来的建设与发展成就。 (二)深化“三个”基地建设,扎实推进集邮文化健康发展。 1.进一步扶持老年集邮示范基地建设。老年群体作为集邮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长乐邮协在老年大学开设了集邮文化教育课程,并选派邮识高,责任心强的集邮行家担任教师,通过提高教师讲课补贴、减免学员的学费,以及向老年集邮活动中心划拨专项经费等措施,促进老年大学各项集邮活动取得顺利开展。目前,参与集邮活动的老年学员越来越多,多年来,共有300多次人参与学习、培训,培养出一批集邮骨干力量,现已有十多部邮集在省级以上邮展中获奖,今年又有2部邮集报名参加全国集邮展览。日前,老年大学已将集邮专业课申报福州市级精品课程。 2.加快推进示范点建设。吴航中心小学是全国青少年集邮活动示范基地。去年以来,长乐市邮政局、集邮协会在人员、集邮专业学术以及经费等方面都给予了支持和帮助,并经常派集邮专家到学校为师生讲课,帮助学校做好活动场所建设,帮助组织开展集邮小抄报、邮票设计、中队活动以及邮展、集邮知识研讨会等活动,全力支持吴航中心小学抓好示范基地建设。去年10月,协助吴航中心小学举办长乐市小学生“邮票里的故事”演讲比赛,它成为我市中小学校一面旗帜,而且带动了师范附小、金峰中心校、潭头中心小学等学校开展有声有色、寓教于邮、集邮育人的各项集邮活动。 今年,拟建设2个新的集邮示范单位(华能电厂和一所中小学),示范点建设具体事项已在酝酿中,准备8月份着手建设。 3.深入抓好专题集邮研究工作。为提高编组专题邮集的水平,成立了由集邮骨干和积极分子组成了专题集邮研究会,每个月第一周星期六上午为学习、培训时间,对邮集的选题、邮品的选择、邮集的编排等进行系统学习、研讨。同时,指导、组织参加福建省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福州市庆祝中国共产党90周年集邮展览,同时还组织做好无锡、南平等域外参观学习、交流互动。目前,研究会成员每人至少有一部专题邮集,并在全省、全国乃至世界邮展上摘金夺银,取得较好成绩。总共有32部邮集在省级邮展中获奖,其中:8部在全国、国际或世界邮展获奖。今年我市又有《啤酒》、《纺织》、《机械钟》、《摄影》四部专题邮集将参加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举行的全国集邮展览。 (三)建好集邮者之家,进一步改善集邮活动和工作环境。 2009年市集邮协会仅30平方米办公场所,活动大多借用邮政局会议室。2010年,长乐市邮政局挖掘潜力,调剂资源腾出一间供教学、学习、活动之用的房间,总面积达65平方米。 随着集邮爱好者不断增加,集邮者之家已经不能满足发展需求。今年,长乐市邮政局将长乐市爱心路邮政支局二楼作为集邮协会活动场所,以有利于改善集邮活动环境,有效地促进集邮文化建设取得更好更快地发展。现有的活动场所总面积达150多平方米,内设办公室、会议室、集邮者之家、会员接待室、档案室、储存室等场所,并添置空调、电脑、复印机、会议桌椅、文件柜等设施,集邮活动场所宽敞明亮,设施齐全,为全市集邮爱好者提供了一个集办公、学习、交流于一体的活动场所。目前集邮协会活动场所紧邻长乐市集邮馆,为集邮馆的管理和维护工作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 三、扩大宣传,营造更加浓厚的集邮文化氛围。 在长乐市获得“全国集邮文化先进城市”荣誉之后,引起了社会各界以及新闻媒体的广泛的关注和支持,各大新闻媒体先后对长乐市集邮文化发展成效进行了大篇幅的详细报道和宣传。中共福州市委常委、长乐市委书记吴贤德撰写《弘扬集邮文化,发展文化产业,全力打造滨海生态城市文化品牌》专题文章发表于2012年第2期《集邮博览》刊物上,他从“以集邮助推城市发展,以集邮塑造城市品牌,以集邮提升城市文明”三个方面阐述了集邮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在新的发展时期,我们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提出要积极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见的要求,积极落实中华全国集邮联关于创建全国集邮文化先进城市的要求部署,以增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使命,坚持“服务会员、服务邮政、服务社会”的宗旨,珍惜荣誉,巩固成果,在更高的起点上扬帆起航,乘势而动,用优异的集邮文化成果迎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召开。
|
文章录入:林辉 责任编辑:林辉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