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天是: |
![]() |
叩开世界邮展之门 | 热 ★★★ | 【字体:小 大】 |
叩开世界邮展之门——专题邮集《桥梁的社会角色》编组前后 |
作者:肖永华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214 更新时间:2013-10-10 ![]() |
|
2009年,我参观了洛阳世界邮展,见识到的最高水平的邮集着实让我兴奋。我在此次邮展上学到编组等知识,在邮展期间购到十几件桥的早期素材。观看高水平的邮展让我受益良多,我下定决心要将《桥》做大做好,重新对《桥》进行编排,实现了《桥》到《桥梁的社会角色》的转变。从某种意义上说,题目决定了—部邮集的成败,从《桥》到《桥梁的社会角色》的转变,不是主题的简单变换,而是邮集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增加了故事性、趣味性、创新性,增强了可读性,从单纯地介绍桥梁,转换为以桥梁为本,拓展桥在我们生活中各种角色的作用和发展。 《桥》伴随了我长达13年之久,在近4年里,始终停留在福建省邮展镀金奖的水平,徘徊不前、无法突破。面对这一处境,我很茫然,感觉遇到瓶颈,像是站在十字路口,找不到出路。自己也认为《桥》专题邮集,是个老题,标题过于直白,邮集的文化含量低,难吸引入。2004年 一部成功的邮集,首先要有好的选题,《桥梁的社会角色》与《桥》相比,给人耳目—新的感觉,故事性强,又有文化品位,让人有继续往下品看的欲望。其次在邮集的纲要和前言的表述上,需要反复推敲、不断修改完善,使之能充分、全面、准确地概括篇目的亮点。再次,在内容的选择上,《桥梁的社会角色》以“古人智慧的昭示者”、“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战火纷飞的见证者”、“科技创新的追求者”、“人居环境的美化者”、“文化艺术的承载者”和“和谐社会的共建者”七章淋漓尽致地再现了桥梁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桥梁的社会角色》素材丰富多样,邮集涵盖100多个国家的邮品,素材时间跨度230年。邮集改版后,提高了集邮研究的比重,比如用了三个贴片对传统集邮知识进行深入研究。把集邮研究与专题知识巧妙地融合在—起,将四枚“布里斯托尔”古典实寄封片邮戳使用变革的历史情况进行研究,诠释了桥梁是人类文明传承者的文化内涵,成为该邮集的—个亮点。《桥梁的社会角色》大刀阔斧地向早期邮政史类素材挖掘专题信息,是该邮集的另—个亮点。邮品的选择上,选择了包括世界上最早发行的比属刚果桥梁普通邮票(含六种版式、两种加盖改值、一种加盖国名)以及阿根廷发行的新旧面值天生桥邮票的版式、背面局部粘印等,对同图同面值邮票的不同版式进行微观研究,是这部邮集改版后最大的亮点。 在杭州全国邮展期间我加入了华夏专题邮会,李伯琴会长、 杭州邮展后,我获得了参加无锡亚洲邮展的入场券。我马上找到几位邮商,购进萨尔瓦多母模印样、法国1894年私人订购邮资实寄片及象牙海岸试色印样(上一行为单色,下一行为程度不同的双色叠印样)等一批早期素材,并将邮集18个贴片,近期低档素材换掉,进行精心修改,不仅使页面饱满,还提升了邮集的档次。在翻译方面也进行认真考虑,原打算请集美大学的英语老师翻译,为避免在集邮术语等细节出现中国式英语,最终还是请驭海邮艺专业老师来翻译。 无锡亚展《桥梁的社会角色》获得镀金奖,成绩80分,比我估计的少3分,第一次参加亚洲邮展获得一枚镀金奖也很高兴,但我想参加世界邮展应该是—个遥远的梦想。 我找到苏州会审日记本,对照会审老师的意见对邮集做局部调整,重点找好的素材。专题处理方面,在文化纽带—节(两个贴片),修正了专题信息与专题文字关联不紧的缺点,第一贴片讲述桥梁除了保证交通顺畅还沟通了地域之间的文化交流时,展示了德国汉堡园艺博览会私人订购邮资片,片背的园博园里有一座索桥,园博会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交流活动,园博园里出现的桥梁元素,象征着桥梁的文化纽带作用。第二贴片用法国古桥邮票(在艺术上颇有造诣)和宣传戳讲述了法国是一个艺术至上的民族,多姿多彩的桥梁让这个民族绽放出个性色彩。这是文化对桥梁的影响,接下来的部分阐述了桥梁对文化的影响。该贴片中部展示的是—枚英国1905年实寄片,所销日戳的地名为“GRAMPOUND”,这个地名在法语中意指桥梁,使用法语桥梁一词作为英国城镇的地名,表明了“桥梁传播了法兰西文化,见证了法国与周边国家的文化交融”。通过这—拓展,桥梁的纽带作用跃然纸上。 传统集邮和邮政史集邮是专题集邮的支柱,邮集在素材收集过程中给予了邮资票品和邮政史邮品以同等重要的地位,在集邮研究方面邮集对待传统研究和邮政史研究也给予了同等重要的地位。 传统研究,四大版式研究唱主角。世界首枚桥梁邮票版式齐全,正文首页展示的阿根廷天生桥补充了使用实例。另外阿根廷1945-1947年国际友谊桥一组中展示的印样更正为未采用的试印样,还有澳大利亚悉尼港口大桥低值票展示了不同的版别、水印和加盖。 邮政史研究,三组戳式研究联袂主演,其中两组为英国和一组为美国。英国第一组为特洛布里奇( TROWBRIDGE,意指树干造的桥),展示了两种前后有替代关系的戳式,其中第二戳式外方内圆式日戳又展示了两款不同戳型,第一款地方型角落含三条弧形线,第二款含四条弧形线。英国第二组为上文提到的布里斯托尔(BRIS-TOL,意指桥边的集散地),由四枚邮戳形成替代关系的实寄封构成。美国一组为布里奇波特(地名来源于当地河面上的吊桥)1840-1850年的无票封,含两种戳式,第一种戳式直径为 珍罕性,新增两枚高档邮票。分别是美国1898年密西西比博览会两美元高值票、澳大利亚1932年悉尼港口大桥5先令高值票,目录价在500至2500美元之间,邮集对这两枚桥梁专题中的“珍邮”做了辨伪展示。邮集中还展示了两枚戳记带有桥梁图案的意大利史前封,其中1820年桥镇免资公事封是本次改版时新增的,戳记带有拱桥元素,另一枚是参加杭州全国邮展时新增的,1838年柯罗格纳(COLOGNA)市政厅实寄封。戳记主图为当地古老的石拱桥;这两枚史前封在桥梁专题邮集中都属于难得一见的素材。 2012年福建省邮协转全国集邮联关于报名参加2013年国际及世界邮展的通知,我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报名参加澳大利亚世界邮展。福建报名了8部,只有罗道光老师的《啤酒》和我的《桥梁的社会角》入选,我很感激全国集邮朕给我这次参展机会,我也加大投资,购得几枚心仪的早期素材,还得到了一枚肖玉田老师“玉带桥”,邮票水彩草图加入《桥梁的社会角色》邮集,这届邮展能获镀金奖,我沉浸在喜悦中,无法言表。当然,与优秀邮集相比,我的邮集还有很大的差距,集邮知识以及珍罕性还远远不够。专题方面,拓展深度还有待进一步挖掘。前言与纲要的一致性也存在不足,且没能很好地阐释题目的内涵,评审员在此方面提出批评,意见中肯。 对于已近知天命之年的我,只有小学文化程度,30多年孜孜以求,终于叩开了世界邮展之门。我与这—邮集的缘分延续16年的时间,这16年里,经历了酸甜苦辣,在茫然之际我也曾想放弃,却始终无法割舍。最后要感谢16年来支持帮助《桥梁的社会角色》的各级领导评审老师和邮友,没有他们的关怀、支持、帮助,我也无法实现心中的梦想。 《桥梁的社会角色》对于我而言,不仅是邮集,同时也是实现我理想的桥梁,它架在现实和理想之间,让我一步—步地向着理想迈进。
|
文章录入:林辉 责任编辑:林辉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