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一位中国评审员眼中的2017巴西世界邮展
作者:常  珉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5306  更新时间:2018-6-28 10:24:21  文章录入:林辉  责任编辑:林辉

 

每隔10年举办一次的巴西世界邮展,无疑是南美洲最重要的邮展,也是非常重要的FIP世界邮展。“BRASILIA 2017”于20171024-29日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举行。与近年来许多FIP世界邮展一样,“BRASILIA 2017”不再是门类齐全的综合性邮展,而是有选择地设立了传统、邮政历史、邮政用品、专题、一框、现代、青少年以及集邮文献等类别。

38FIP国际评审员和5位见习评审员组成了本届邮展的评审委员会。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派出我和李知非两位评审员参与评审,分别加入邮政历史组和邮政用品组。全场设三项大奖及最佳青少年类展品,评审结果于28日的颁奖晚会上揭晓。国家大奖在两部巴西早期传统展品和邮政历史展品之中产生,大奖由阿根廷Reim Pablo A.先生的传统类展品《巴西古典邮票(1843-1861)》夺得;国际大奖在南美洲和欧洲的两部邮政历史类展品中竞争,最后被乌拉圭Britz Walter先生的《乌拉圭邮政历史( 1779-1880)》摘取;荣誉大奖在4位顶尖高手的展品之间进行,最后是西班牙Alemany Luis先生的《西班牙-伊莎贝尔二世时期的邮资(1850-1865)》摘得桂冠。而最佳青少年类展品,则由来自西班牙的C组青年Rodriguez Pinero以一部墨西哥《“Serie Multas”邮政用品》展品直接获得(由该评审小组评出)。

我参与的评审组是邮政历史D组,所评展品为亚洲、大洋洲和非洲。全组三人,组长是日本人佐藤,也是本届邮展的评委会副主席;另一位是澳大利亚资深专家杰里弗·凯罗先生,同时也是本届邮展的专家组组长。大家合作十分愉快。评审工作结束后,按照惯例要拍摄一张纪念照,佐藤两次拒绝我拉他坐中间,把我强行按在工作时的座位上,最后我只好不安地坐在了他们的中间。

一、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选送展品简析

由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ACPF)选送的12部展品参加了除现代和青少年以外的各个类别。获奖分数最高的是施邑屏的专题类展品《走近贝多芬》(91+特别奖)。与9年前在罗马尼亚险获镀金奖(80分)相比,展品并无惊人的变化,但奖级却相差巨大!看来,不同的评审员对同一部展品的认可程度存在一定差异。

另一部获金奖(90分)的也是一部专题类展品。标题由过去的《嘴》改成《探索嘴巴的奥秘:在人类视角下》,这种修改显然要比过去那个冷冰冰的“嘴”好很多,因为它赋予标题以内容和观点。但不知作者为什么要在后面加上一句“在人类视角下”。我不知道专题组评审员是怎么看待这个标题的,至少我以一名观众的角度来看,这个附加说明显得有些多余。

王志刚的邮政用品类展品《威尼斯共和国AQ邮简(特许经营时期:1608-1709)》,刚刚由5框扩为8框。其展示范围也由5框时的1608-1648年,扩展至现在的1608-1709年,向后延伸了61年,而内容也由过去所讲的AQ最早的前40年扩充至100年了。随着扩展,一些不足也暴露出来。但幸运的是,最终以85分的边缘线保级成功。由于这是一个比较冷门的收藏领域,各评审员之间对它的认识和评价不尽相同。因此,该展品要想在今后的竞赛中保持现有成绩,还需要作出较大的努力。

两部传统类展品均为中华民国时期的题材,分获大镀金奖和镀金奖,成绩差强人意。希望作者能继续努力。因为这一时期中国题材的传统类展品,最高奖级已达到金奖和大金奖,相信该题材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傅嘉驹的《爱尔兰邮政史(17-19世纪)》,由欧洲邮政历史评审小组主评。这部曾在韩国2014世界邮展以5框获88分加特别奖的展品,这次只获得了86分,而且还是在外观为5分的情况下。这就意味着评审员对外观以外的3项评分,只给了相当于大镀金奖的最低分数。在展品挂花后,我聆听了该组评审组长Lars对这部展品的评价:展出的素材与选题范围之间存在着较大的不平衡,整部展品讲叙了300年的邮政历史,而最初的150年只用了4个贴片。另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是:“邮政历史类展品还应该包括邮资和邮路,但这部展品看起来却好像是一部邮戳展品。”我十分佩服欧洲评审员的评审水平,他们虽然并不收集爱尔兰题材邮品,更不是爱尔兰题材的专家,但从评审角度讲,他们的评论却是一针见血!当然,对于一部第一次扩充到8框的展品,能保住大镀金奖是一个不错的成绩了。记得十几年前,北京有一部刚刚扩充到8框的展品,几个月后一下降到了大银奖的边缘。所以,我还是要祝贺我们这位扩框并成功保级的作者。

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此次共报3部集邮文献参展。但巴西邮展组委会没有收到采取邮寄方式送交的两部展品,因此,我随身携带并送交的《湖北集邮( 2015-2016)》合订本,成为本届邮展中唯一一部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参展的文献展品。

我借此机会吐槽一下巴西快递:临行前我的信用卡忘带了,第二天让别人帮我用DHL快递发至巴西利亚的酒店。原以为 3-5天就可以收到的,谁知等到一周后我离店时还没有收到。跟踪查询了一个月,快件竟然还在巴西海关!让人哭笑不得。

二、细剖展品说不足

我所在的邮政历史D组,所评审的有两部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选送的展品。陆游的8框展品《中国国际邮路(1914-1945)》,国际参展的历史应在20年以上。它由最初的大银奖到现在的大镀金奖,也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道路,来之不易。而另一部《中华民国时期的邮件检查(1914-1948)》,则是首次参加FIP邮展。根据我的印象,这应该是国内唯一一部反映中华邮政时期邮件检查的展品,说明其收集难度较高。只要按正常水平制作,相信一定会得到评审员的好评,然而实际情况却令人失望。

我想多费点笔墨,从技术角度来分析一下这部展品。因为它很有代表性,能从中找到存在的不足,无论是对作者还是其他观众,应该都是有意义的。

1.展品的前言

一个合格的邮政历史展品的前言,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标题和时期范围。对于这一点,这部展品做到了。作者告诉我们,该展品讲的是1914-1948年中华邮政时期的邮件检查。为什么要进行邮件检查?作者用了前言中70%的篇幅去讲历史背景,最后只用了一句话来告诉我们邮件需要检查的原因:“为了防止军情外泄。”其他所叙,则基本上都是历史背景,而且几乎都是与邮件检查不怎么沾边的历史背景:

19111010日,革命党人发动了武昌起义,并在随后的2个多月中得到了全国各地的响应。到1229日,清朝22个省中业已独立的17个省派出代表,推选孙中山先生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11日,孙中山宣誓就职。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19121-3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为临时宪法,南京为临时首都。19124月,孙中山辞职。临时参议院推选袁世凯任临时大总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