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福州市长乐区集邮协会 >> 集邮文艺 >> 邮坛动态 >> 福建邮坛 >> 正文 今天是:
   [组图]宋晓文先生倾情巨献《方寸美术60年》在福州首发         ★★★ 【字体:
宋晓文先生倾情巨献《方寸美术60年》在福州首发
作者:lh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273    更新时间:2011-5-28    

    福建集邮家宋晓文倾情巨献《方寸美术60年》2011528星期六上午在福州首发。

 

  

(宋晓文先生给本文作者的签名并加盖私章)

 

       

                 (更多活动资讯点击)

一部伴随新中国发展步伐的史书
中国邮票艺术发展历程的真实记录
著名美术家、书法家,艺术大师徐悲鸿夫人廖静文先生亲力推荐并题名
全书涉猎500位美术(设计)名家,300幅插图(含彩页4码)
福建省集邮协会专职副秘书长宋晓文倾情巨献

内容提要
    
邮票设计艺术是美术史的一个侧面,方寸画面也是记载美术发展的重要载体。本书以邮票设计艺术六十年的历程为线索,从新中国发行的400余套邮票中寻找与美术有关的人与事,将邮票设计中的美术事件与相关美术家的创作心历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讲故事的形式串联出一部方寸美术发展史。
  
《方寸美术六十年》全书35万字,集纳了500位画家、近300幅图稿名作。本书的一大特点是大量的人物语录以及作品插图(主要是相关邮票作品)是第一手的,是作者三十年与相关画家沟通交流的实物例证,多为画家本人提供的美术代表作、签名或手绘件。
   
本书体现以下四个特点:1、所涉及的邮票设计者均为美术家协会会员,以突出美术的要素。2、写作顺序均按邮票的发行时间排列,但具体的叙述则跳开邮票发行的时间,而重点介绍画家的主要艺术活动及作品的形成。3、书中的叙事既有画家的美术创作史料,更有在美术史上有一定影响的邮票设计作品,两者互为映衬,相得益彰。4、本书内容具可读性、趣味性、史料性和艺术性为一体,注重对邮票设计背后的美术故事的发掘与考证,是邮票鉴赏的必备书籍。

 

目录


一、1949-1954  百废待兴

建国初期,随着新政权的筹建工作展开,邮票发行提上议事日程。庆祝新政治协商会议、毛泽东像,国徽、国旗搬上邮票,敦煌壁画等入选系列邮票;一批美术大师亲身参与或作品被选作邮票图案。
二、1955-1959  初显繁荣
首个邮票选题计划实施,邮票开始关注美术作品,并从中选取图案,选题涉及古代科学家、长征、建军、关汉卿、剪纸等,至《开国大典》达到高峰;同时开始向社会美术家约稿。但天安门放光芒青年生活邮票因政治原因,遭遇厄运。
三、1960-1964  高歌猛进
邮票选题不断拓宽,约稿作品大量涌现,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格局。出现了金鱼菊花唐三彩梅兰芳蝴蝶黄山熊猫牡丹金丝猴等一大批优秀邮票。
四、1965-1969  文革风云
山雨欲来风满楼。即便是前期选自名家名作的遵义会议抗战胜利”“支越抗美等邮票已开始烙上政治烙印;随之,毛泽东画像、毛泽东手迹、红太阳、一片红迅速占据方寸,至毛主席去安源达到登峰造极。由于政治风云变幻,停印、停发、停售的邮票达十多种。
五、1970-1974  调整整顿
邮票艺术开始松动,既有一批好的设计作品,又有一批好的美术作品入选邮票。矿山新兵、女委员、我是海燕都是精品,还有保留题款的熊猫国画、风格独到的户县农民画、大家的最初成名作知识青年的榜样等。
六、1975-1979  寒梅报春
即便是批林批孔主将鲁迅女民兵选题,也不乏名家名作。而奔马科学大会”“工艺美术更是预示着春天来临,东北虎爱科学山茶花西游记则是春天盛开的鲜花了。
七、1980-1984  繁花似锦
这是新中国邮票艺术第二个繁荣时期。不仅有齐白石作品选庚申猴荷花科学家文学家石林红楼梦牡丹亭益鸟西厢记等一批大师作品,更有京剧脸谱西双版纳天鹅峨眉风光等优秀设计作品面世。
八、1985-1989  改革创新
邮票评审机制的建立,为邮票艺术注入了活力。第一届邮票图稿评审委员会自198510月成立,至198911月,共召开评审会11次,并有12次的分散评审。此届评委会共评审邮票达103套,其中社会美术家交送的图稿占60%以上。
九、1990-1994  稳定发展
第二届邮票图稿改为评议1990年),同时邮票铭记结束了42年标注中国人民邮政的历史,变更为中国邮政1992年)。此间,第二轮生肖邮票注入民间艺术元素,近现代画家作品选系列和工艺品系列的开启,都大大丰富了邮票的美术内涵。
十、1995-1999  艺术新天
太湖九华胜境三清山黄山等风光选题风格迥异,表现不同美术流派;上海浦东直接由地方组织选题、设计和印刷,一地画家联袂创作;第九届全国美展设立的艺术设计展区,中国古代档案珍藏等三套邮票入选并获优秀奖,都成为这一时期邮票艺术的亮点。
十一、2000-2004  世纪曙光
进入新世纪,中国邮票在沿续编年邮票体例的同时,邮票选题、设计也在不断地变革,主要体现了选题注重系列特点、设计意识有所加强、艺术形式趋于多样、印制技术不断更新等;但大部分作品依然出自国家邮政局邮票设计室体制下的格局未变。
十二、2005-2009  走向辉煌
邮票印制局的专业设计师被授予“2005中国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称号,预示着邮票设计走向辉煌。而较多的平面艺术团队加入邮票设计行列、大量的名家名作入选方寸、民间木版年画的持续发行、多种科技元素注入传统艺术选题,都为提升邮票艺术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文章录入:林辉    责任编辑:lh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首 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法规 | 集邮论坛 | 加入收藏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 2009 cljyx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福州市长乐区集邮协会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龙景路长乐邮政大楼2F
    邮编:350299 电话:0591-28886209
    闽ICP备130001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