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福州市长乐区集邮协会 >> 集邮文艺 >> 专题集邮 >> 参展研讨 >> 正文 今天是:
   关于开放类集邮的再思考         ★★★ 【字体:
关于开放类集邮的再思考
作者:陈晓兵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107    更新时间:2013-12-31    

 

起源、发展和现状

开放类集邮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的北欧。它的出现,曾经引起集邮界的极大关注。甚至有集邮者一度认为,这是自专题集邮出现以来的又一重大变革。

非邮品的引入,极大地激发了一些集邮者的积极性,大量的开放类邮集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中国,开放类集邮也于20世纪末期掀起了一个的高潮,许多开放类邮集在国际大展上获得好评。然而,在短暂的辉煌之后,开放类集邮却偃旗息鼓,再没有取得更大的进展。

或许是担心开放类集邮“把集邮引入歧途”,或许是由于一框类集邮甚至一片邮集的兴起,在进入新世纪的十几年内,开放类集邮再没有受到更多的关注。直到现在,开放类邮集也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评审标准。这不得不让我们产生疑问:是集邮的“狭隘”限制了开放类集邮的发展呢?还是开放类集邮自己“走火入魔”了呢?开放类邮集还有存在的价值吗?

存在的价值

有人认为,由于一框类集邮和一片邮集的出现,使得一些偏门的题材得以成集,开放类邮集没有存在的价值了。果真如此吗?笔者不以为然。一框类邮集虽然易于成集,但仅百余件邮品,想把“故事”讲清楚是很困难的。开放类邮集把邮品和非邮品进行高低搭配,把故事“讲述”得生动活泼,何乐而不为呢?

有一个现象集邮者都曾看到过,集邮的人多爱收藏,许多集邮者也会收集钱币、像章、烟标等。人们常说“盛世兴收藏”,可是在这大热的收藏大潮中,为何唯有集邮在走下坡路?如果让集邮和其它收藏门类“联姻”,势必会激发更多集邮者的兴趣,也让他们的各种藏品有了用武之地。

在中国的收藏大军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在进行专题收藏。但是,邮品在他们的藏品中只占一部分。对于他们来说,用现有的藏品创作专题邮集是不可能的事,但开放类邮集的出现为他们提供了全面展示自己藏品的机会。这种以集邮为主导的收藏品集,可以收到很好的社会意义和宣传效果。对于集邮来说,如果不能占领这块阵地,是很不明智的。

如何打造一部高水平开放类邮集

开放类集邮的发展,不但要有普通集邮者的热情参与,更要有集邮家的参与和FIP的引导。只有出现了为广大集邮者所接受、被集邮界广泛认可的高水平邮集,开放类集邮才算是走上了正轨。在此,笔者以普通集邮者的身份探索一下高水平开放类邮集是什么样的。

关于开放类邮集的素材,有一句话说得很形象:凡是能放进去的就能放进去。也就是说,开放类邮集的素材几乎不受限制,只要能放入贴片,就能入集。这也是开放类邮集有别于其它邮集门类的最大特点。但是,这一描述过于笼统。实际上,编组一部竞赛类的开放类邮集,并不那么容易。

正确看待开放类邮集的珍罕性。1998年,FIP传统集邮委员会前主席沃尔博格曾说过:“原则是这样的——珍罕性无分,主要是构思,因此理论上不受影响。”但这种说法在几年后的世界邮展中就被否定了。2000年的伦敦世界邮展和2001年的东京世界邮展,开放类邮集的评审标准中“品相和珍罕性”的分值都是20分。虽然比其他门类的邮集都要低,但也显示其重要性不可忽视。组集者都明白,“人无我有”就是收藏的最高境界。没有珍罕邮品的邮集是不可能吸引观众的目光的。当然,开放类邮集的珍罕性应该包括两部分内容,即邮品和非邮品。

慎重对待开放类邮品和集邮品。在这里,笔者将它们称为“臆造邮品”或“有害邮品”,如加盖了邮戳的菜单、用邮政用品上的邮资图制作的极限片等。近些年来,开放类集邮一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与这类“邮品”的存在和泛滥是有很大关系的。这些“邮品”在一定程度上挑战了邮政的严肃性和集邮的严谨性,对集邮的发展有害无益。因此,集邮者在创作邮集时应避免使用这类“邮品”。在这里需要强调一点,展品要体现自己的价值,不能一味地求异。

关于邮品和非邮品的比例。最流行的说法,两者“各占50%”,这种说法也不够确切。在2002年的汉城世界邮展中,对开放类邮集有如下规定:展品至少50%是评审规则第三条第二款规定的集邮素材,并且非邮品比例至少应占到展品的30%。从这里可以看到,60%——70%是邮品最理想的占比。如果考虑面积的话,邮品所在面积也应占到50%以上。

用专题集邮的编组方法编组开放类邮集,是迄今为止开放类邮集编组者使用最多的组集方式。此外,还有社会式和自由式等两种组集方式。社会式是一种类似于邮政史类邮集的编组方式,但限于贴片的标准,如想进行更深入的讲述,也有一定的困难;自由式更是没有统一的定义,并缺少统一的审美标准,存在挑战现有集邮“秩序”之嫌。虽起步较早,却乏善可陈。

同专题邮集一样,开放类邮集也需要对邮品的产生、使用、印制、版式等进行研究,以增强邮味。此外,非邮品的变体也可以进行展示,藉此来增强研究深度。

对于一些复合类展品,如首日封、纪念封等,因为信封上的信息也属有效信息,所以在展示的时候应作相应的处理。例如,想用首日封上的邮戳,就可以将其做成剪片;如果票戳均不用,只展示不贴票的新封也是可以了。当然,如果票戳和谐统一就不用进行处理了。

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开放类集邮之所以不被看好,原因就在于开放类集邮    “放”得太狠,却不能“见好就收”。开放类邮集只有在素材组合和编组方式上有所收敛,才有可能在各类集邮门类中独树一帜,并争得一席之地。如果不加制约地任意“开放”,一味地追求标新立异,哗众取宠,开放类邮集最终会因为“无矩可守”成为“四不像”,或者“有可观而无可比”的“混血儿”。

古人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对于开放类邮集的编组而言,只有通过严格地控制和制约,才能形成统一的审美标准。并且通过大量的实践,制定适合开放类邮集的评审标准,藉以产生更多的高水平邮集,才能使开放类邮集在邮展殿堂中占据一席之地。

 

文章录入:林辉    责任编辑:林辉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首 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法规 | 集邮论坛 | 加入收藏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 2009 cljyx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福州市长乐区集邮协会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龙景路长乐邮政大楼2F
    邮编:350299 电话:0591-28886209
    闽ICP备130001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