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福州市长乐区集邮协会 >> 集邮文艺 >> 专题集邮 >> 参展研讨 >> 正文 今天是:
   全国首届现代集邮展览综述(上)         ★★★ 【字体:
全国首届现代集邮展览综述(上)
作者:客文达  …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309    更新时间:2016-2-10    

116日至8日,“北京2015中华全国现代集邮展览”在北京市东城区第一文化馆举行。本次邮展除了展出国内的90233框邮品,主办方还邀请来自韩国和罗马尼亚的非竞赛展品1656框,让中国集邮者了解国外现代集邮开展情况。

一、展品综述

本次邮展共展出竞赛性展品72169框。涉及FIP现代类、开放类、图画明信片类和一框类。这些展品分别来自全国21个省级集邮协会和3个行业集邮协会。

 ()FIP现代类展品表现平淡

继“长沙2014年全国现代集邮展览”设立现代类之后,本次邮展再次设立了现代类。这两次邮展对现代类展品的素材限制是参展者必须展出30年以内的素材。但是,本次现代类展品评审规则有变化,采用的是FIP现代类的评审规则。分数分配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到部分展品的成绩,特别是曾经参加过长沙全国邮展的展品。因此,参展者在报名参展前,一定要先掌握邮展特别规则和评审规则,做到有的放矢。

本次邮展共展出13部现代类展品,属于传统类的展品有3部,属于邮政历史类的展品有5部,属于邮政用品类的展品有3部,另2部展品不符合现代类规则。这些展品总体水平不及2014年长沙全国邮展。相比之下,《义务兵专用邮票》、《美国首套自动化邮票》、《国内邮政快件开办初期》、《中国国内邮政快件》、《早期国内邮政快件》等是比较成熟的展品,他们的共同优点是掌握了正确的展示方法和研究方法,这一点对于所有参展者至关重要。而它们的不足之处也很近似,就是素材的重复展示。有的题材明明可以在3框内讲清楚,就无需再展示5框。此外,参展者应注意,在展品的各个节点,都应展示关键素材,以提高展品的竞争力。

最令人遗憾的是3部邮政用品类展品,其展示方法和研究方法完全不对套路《HP2009之国版北京定制型H14组》将研究重点放在贺年有奖邮资片的图案一面;《专用邮资图普资白片原地实寄》和《2007年专用邮资图普通邮资片》的侧重点在邮资片的原地邮寄。

《寄往中国的无面值函件(1992-201l)原本是一部吸引评审员目光的展品,但在观看展品之后,不免给人留下遗憾。这些素材都是从国外各地寄往中国北京某办公室的信函,“无面值”只是其特征。该题目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寄往中国”不但没达到缩小选题的目的,反而暴露了素材收集方面的软肋;二是断代理由没有讲清,前言叙述为1991年各国邮政开始改革,发行无面值邮票,为何该展品选择1992年断代?从5框展品所展示的素材来看,它们很难全面表现无面值函件的主题。

一般的错体、变体邮票由于数量需少而在收集难度方面得到较高的评价。但《〈大龙邮票发行110周年小型张〉残票研究》》就应当作别论。由于此票印刷是乔利四影三雕七色印刷机仅此一次的全功能运用,因机电控制系统存在问题,印刷合格率仅有30%左右,反倒是十全十美无瑕疵的“全品”收集难度更大。因此,该展品的重要性较低。此外,展品的题目用词要规范、准确,与展出素材一致。对集邮而言,“残票”一般是指品相极差的邮票,其纸张、图案、背胶、齿孔等有明显的缺损。而对于邮票印刷中的雕刻版部分由于印刷等因形成的图文断线缺笔等现象,可称为印刷缺陷或印刷瑕疵,以避免岐义。

(二)开放类展品最难创新

“专题+非邮品”是部分集邮者对开放类展品的一种评价,带有一定的贬义。在本次邮展的开放类展品中,这种评价得到了验证。从参展的7部开放类展品来看,普遍创意不足。无论是观众还是评审员,很难在开放类展品中提起兴趣。相比之下,《鲁迅》在选题上具有一定新意,得到评审员的较好评价。

《鲁迅》是表现人物题材的展品,在处理和素材方面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是,评审员还是肯定了该展品在知识方面所做的努力,同时也发现了素材方面的软肋。在开放类展品中,集邮素材不仅要从数量上衡量,而且要从重要性方面衡量。在新中国邮票中,只有5套表现鲁迅题材的邮票,要想在一个狭窄的范围内中做足文章有些捉襟见肘。虽然作者做了最大努力,增加集邮素材的数量,但是,集邮素材的精彩程度显然不如非集邮素材,两类素材不平衡的问题比较突出。

《天安门》在两类素材的相互支撑上做得最好,作者在一个窄小的范围,拓展出一个较为生动的关于天安门的故事。集邮素材和非集邮素材品种很丰富,每张贴片都很均衡,外观上看也很舒服。特别一提的是,该展品在每张贴片的上方都安排了叙述性文字,使评审员和观众很容易了解到该贴片所表达的内容。但是,该展品的软肋也暴露无遗,关于天安门题材的重要邮品一件都没有。

《茶,一片树叶的故事》曾经参加过在长沙全国邮展,展品选题较好,有一定的新意,作者将两类素材搭配得较好,文字叙述很到位。由于这是一个没有国界的选题,因此,作者展示了一些国外素材,专题意识较强。但是,问题同样出现在两类素材不平衡上,关于茶的集邮素材精彩程度不够,需要非集邮素材添彩。其余几部开放类展品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上述问题,本文不再做赘述。

1999年开放类集邮传入中国以来,在各级集邮展览中,涌现出一批具有创意和中国特色的开放类展品。16年后的今天,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开放类展品,在创意上竟然没有突破,反而还不如此前的展品,这是需要热衷于开放类集邮的参展者认真反思的。创意是开放类展品的精髓,它包括展品在选题方面的开放、处理方面的开放,素材方面的开放和外观方面的开放。选择前所未有的题目,对选题进行别出心裁的处理,发掘超乎寻常的素材,展现耳目一新的外观,才是该类别的发展方向。

(三)图画明信片类展品不负众望

图画明信片类是本次邮展唯一新设的类别,初次亮相不负众望,达到了预先的设想。参展的7部展品中有6部都是较好的展品。其原因是:北京市自2002年开始,在所举行的七届现代集邮展览中均设立了图画明信片类;广州市每隔两年举办一次的全国极限集邮展览多次设立了图画明信片类。在这些邮展中,图画明信片类展品都表现出较高的水准。此外,该类别还是一个国际性的类别,在欧美一些国家很流行。

本次邮展的多数展品具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在素材方面力拼老片。像《中国帝制的覆灭》、《广州近代城区(1900-1940)》两部展品都尽可能将素材年代推向久远。特别是前者,所展示的明信片全部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而《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中国古塔》也紧随其后,展品中老版本明信片比比皆是。而另外两部专题式展品《牌楼》和《长白山野生动植物》也不甘示弱,在展品的各个章节,也穿插了很多老版明信片。因为参展者清楚,这些老版本的明信片会给他们的展品增加竞争的砝码。试想,如果展示一部完全以近期明信片编组的展品,就如同一部图片展览,而丝毫看不出一部收藏品的特征。

但是,在评审过程中,评审员还不能完全依据素材的珍罕性来定夺一部展品的总分数。例如,《中国帝制的覆灭》珍罕性得分最高,《广州近代城区》排位其后,但这两部展品在知识和研究方面做得均不如《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出色。尤其在外观上,《广州近代城区》较弱,贴片上文字较少,明信片衬纸留边在5毫米以上,蓝色衬纸与老版明信片很不协调。本类别规则的外观分数为10分,有的参展者没有注意到。

国际评审员张巍巍指出:处理、知识和研究、外观的分数加起来是55分,属于展品的“软实力”,参展者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做得更好。参展者不能以为自己素利过硬就忽视其他方面,高水平的展品往往是两手都要硬。正因为如此,本类别展品最好成绩仅为镀金奖。热衷于此类别的参展者还要在各个方面继续努力。

(四)一框类展品最为抢眼

1996年一框集邮类出现以来,它已经历了近20年的发展历程。该类别已经相对成熟,并且得到各国集邮家的普遍认可。因此,在本次邮展中,一框类显得更为出色,满场6个金奖全部归属一框类。

《晋察冀边区抗战胜利纪念邮票(大型)》、《黑便士邮票(1840.5.6-1841.2.10》、《天安门广场邮电局邮戳1949.10-1976.12》、《邮政储金汇业局附设邮政业务》、《中德早期国际航空邮政(1923-1941)》等展品都具有选题适当、拓展合理、研究深入、珍罕性强、外观整洁等优势;《上海邮资机符志(1981-1997)》以收集难度和研究深入赢得评审员的赞誉。

《天安门广场邮电局邮戳1949.10-1976.12》可称为一框类展品的经典,作者在较窄的范围内,很完整地表现了天安门邮局在不同时期内邮戳的变化。

就素材的珍罕性和收集难度而言,有些素材意义重大,可遇而难求。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日北京启用的日戳》中,一件1949930日寄出用“北平”尾日邮戳销票的信函,101日加盖“北京”首日邮戳投递,它记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定都北平、改北平为北京的历史事实,难得可贵。

在《普24中国石窟艺术》中,有一件加贴普24邮票并盖销的电报纸,这是一件邮票特殊使用的实例,比较少见。如果作者对其使用的原因做出研究,将会得到更好的评价。该展品凭借素材优势,完全可以通过扩充自己的“软实力”,再上一个合阶。

国际评审员常珉指出:在任何类别中,参展者选择一个宽范围的题目时,要注意在每个章节都要展示一些重要的素材;如果参展者选择的是一个窄范围的题目,就要尽可能展示该范围内所有重要的素材。按照这种要求,有些展品在素材方面就暴露出缺陷。例如,某部研究清代辛亥干支纪年邮戳的展品,纲要包括两部分:先用4张贴片研究不同戳式,再用11张贴片展示日戳的实际应用。在展示日戳实际应用部分的11张贴片上,看不出不同的邮件种类或不同的处理方式,亦未发现特殊的日戳形式。原来这部分是在完整展示从正月到十二月每个月的日戳应用,实际上该邮戳并没有明显变化。

一框类中的专题式展品有13部,获得较好成绩的展品至少要符合两项标准:一是选题适当;二是富有创新。《西装——绅士之风》、《人体形态——乳房de母爱清洁》就符合这两项标准;而《椅子》、《马车——我的一生》、《射箭》、《陆地上最高的动物》、《纹徽上的马》等题材,虽然似曾相识,但基本上符合两项标准。特别是《椅子》的处理做得最好,拓展合理,各方面比较均衡。

看到《错》的标题,观众首先会感到这是讲述“犯错”的故事,其实不然。整部展品展示的全都是作者所收藏的新中国时期发行的各种错、变体邮票和邮攻用品,文字叙述是为其纠错,完全脱离了专题集邮类的范畴。而《书》的题目明显偏大,在此题材已经出现8框规模展品的情况下,显然是不妥当的。

3部极限类展品在一框类中并不起眼,成绩不甚理想。若想在一框类中与其他展品竞技,极限展品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所表现的题材令人耳目一新;二是展示过硬的素材。参展的3部展品均没有达到这些条件。《微笑》的题目似乎很新颖,但仔细揣摩,感觉主观性成分较多。因为人们的表情完全是靠主观判断描述的,没有客观的标准。

二、展品存在的问题

全国现代集邮展览是首次举办,参展者和评审员都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特别是新增设的类别。在此之间,难免出现一些问题,这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一)参展者必须适应规则

参展邮集必须符合邮展的特别规则以及评审规则,这是参展者必须清楚的。本次邮展的特别规则规定:FIP现代类展品只能选用传统集邮类、邮政历史类和邮政用品类的编组方式,素材产生年代在30年之内。个别参展者和征集员对此没有理解,让不符合规则的展品进入FIP现代类。例如,《银行专用的“邮电费”票证》展示和研究的是邮政机构代办汇兑业务的票证,素材年代在1979年至1996年之间。这是一部研究和制作非常认真的展品,但是按照FIP现代类评审规则归类,又很难对号入座。

在排除了该展品素材属于邮票和邮政用品的可能之后,评委会又认为它不能与邮政历史对接。很显然,这是一部游离于FIP现代类之外的展品。出于谨慎和对参展者负责,评委会还邀请了几位邮政历史类和印花税票类专家进行“会诊”,最终做出“不予评审”的决定。而另一部《生肖与汉古文字》也因采取专题式编组成为第二部不予评审的展品。(上)。

文章录入:林辉    责任编辑:林辉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首 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法规 | 集邮论坛 | 加入收藏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 2009 cljyx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福州市长乐区集邮协会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龙景路长乐邮政大楼2F
    邮编:350299 电话:0591-28886209
    闽ICP备13000129号-1